記者來到了江蘇海門長江北岸中俄東線長江盾構穿越隧道的起點,它就是從這里穿越長江底部,抵達長江南岸的常熟市。隨著三條直徑約1.5米的管道鋪設完成,這條被譽為“萬里長江第一長隧”的管道工程就正式進入了最后的安裝調試階段,今年將提前實現貫通投產。
中俄東線長江盾構穿越工程,隧道水平長度約為10.226公里,管道埋深最深處距離江面超60米,隧道內徑達6.8米,是目前世界油氣領域單向盾構掘進距離最長、埋深最深、口徑最大、施工條件最復雜的油氣管道穿江盾構工程。
據介紹,目前在隧道內采用倒“品”字形并行敷設三條直徑1422毫米超大口徑天然氣管道,這是國內首創。經過三年多的建設,工程整體進入了收尾攻堅階段。
長江盾構工程是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關鍵控制性工程,于2020年7月開工,2022年12月隧道貫通,開始敷設管道。江底下打隧道會面臨哪些難題?隧道里又是怎樣的環境?接下來,我們跟隨記者去現場一探究竟。
記者腳下這個巨大的深井就是中俄東線長江盾構穿越工程的始發點,隧道的入口處就在這個豎井的底部。
這部10層樓高的直達電梯也是施工人員每天進出隧道的必經之路。出了電梯,豎井下的空間比從上面俯看感覺更寬敞。
乘坐電梯,記者來到了地下28米深處的中俄東線的隧道的入口處,這里有3根直徑約1.5米的管子,呈倒“品”字排列。這個高度可以讓七八歲的小孩在里邊站著跑。這條隧道的最低點是位于長江江面以下60米的深處,在這樣一個環境里,施工人員又是如何作業的?我們一起跟隨記者到隧道里去看一看。
記者搭上一輛軌道車,向隧道的深處進發,這個隧道的內徑大概是6.8米,兩輛并排行駛的小轎車都會感覺非常寬敞。整個隧道的長度超過10公里,如果是徒步,在這樣的環境下,大概需要6個小時才能到達。
記者來到了整個隧道的中段,這里正在進行混凝土澆筑作業,它的作用就像是給這些管道穿上一層堅硬的鎧甲,在未來的使用過程中安全性會大幅提升。
這個項目在國內首次采用了18米長的加長管,而一般的管道只有12米長。管道加長了之后,它的焊接數量就大幅減少,也最大程度地保障了運營階段的安全性。管道加長了,但是在遇到拐彎的地方,它的難度就增加了。因為這個穿江隧道并不是筆直的,也不是水平的,上下起伏的彎道有8個,左右彎曲的彎道也有3個。所以在遇到這些拐彎的地方,工作人員創新工藝,使得這個管道和隧道的貼合程度達到了正負0.1度。
隧道內在加緊澆鑄,而隧道外的豎井里的鋼結構也在緊鑼密鼓地安裝。在長江南北兩岸的合力之下,中俄東線的南段將在今年年底之前實現貫通。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是我國東部重要的能源通道,對保障區域天然氣能源供應、助力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系、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工程起點位于黑龍江省黑河市中俄邊境,止于上海市白鶴末站,是我國首條采用1422毫米超大口徑、X80高鋼級、12兆帕高壓力等級、具有世界級水平的天然氣管道工程。工程分北、中、南三段建設。目前,黑龍江黑河至江蘇泰興各段管道均已相繼投產,并通過與西氣東輸管道互聯互通,實現“北氣南下”抵達上海。
隨著長江盾構項目的加速推進,中俄東線南段預計將在今年年底提前實現全面貫通,將中俄東線全線長江以北、長江以南順利連通,實現俄氣直供上海,進一步完善東部能源大通道。
目前,我國主干油氣管網約10萬公里。今年以來,我國油氣管網基礎設施加速建設,預計全年新增管道里程超4000公里。
虎林—長春天然氣管道工程全面開工,截至目前累計焊接突破100公里。西氣東輸四線(吐魯番—中衛)、西氣東輸三線中段(中衛—棗陽)、川氣東送二線有序推進。
國家管網集團工程部總經理助理趙事稱:“2023年,我們新建油氣管道達3391公里。今年西氣東輸四線吐魯番到中衛、西氣東輸三線中衛到棗陽、中俄東線南段南通到甪直可建成投用,將新增管道里程超4000公里。”
按照規劃,到2025年,橫跨東西、縱貫南北、覆蓋全國、連通海外的天然氣“全國一張網”將更加完善,西北、東北、西南、海上四大戰略通道持續完善,形成“四大戰略通道+五縱五橫”的干線管網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