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對外公布2024年第1號備案審查工作案例。此次公布的3件案例均為地方人大常委會的備案審查案例,分別涉及地方人大常委會糾正城市供水管理規定、糾正房地產限售規定和糾正燃氣安全管理規定等案例。
2022年11月,法工委探索建立備案審查案例指導制度,適時發布體現地方立法共性問題、具有指導意義的典型案例,截至目前,公布了3次共8件備案審查工作指導案例。
為何將地方備案審查典型案例作為指導案例予以公布?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法規備案審查室主任嚴冬峰表示,主要是考慮到近年來地方人大常委會普遍加大備案審查工作力度,提高備案審查工作質量,形成了一批體現地方特色,具有較強時效性、針對性的典型案例,對地方立法和備案審查工作具有直接的借鑒意義。
◎案例1
某市人大常委會審查糾正市政府部門規范性文件關于房地產限售的規定
2021年8月,某市政府出臺《關于進一步促進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規定“新購買的新建商品房和二手住宅,在取得不動產權證滿3年后方可上市交易”;2022年4月出臺《關于促進市區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的通知》,規定“新購買的新建商品住宅在商品房買賣合同備案之日起滿3年可上市交易”,放寬了新建商品住宅的限售限期;2022年6月出臺《關于促進市區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的通知》,規定“新購買的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不限售”,全面取消了限售規定,但2021年8月2日至2022年6月10日期間購買的二手房仍需在取得不動產權證滿3年后方可上市交易。
2023年5月,根據公民審查建議,某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對上述3個文件中關于房地產限售的規定進行審查后認為,民法典規定,所有權人對自己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房產出售就是所有權人的一種處分權利,不動產交易是公民的權利和自由,受法律保護。推行限售政策,是國務院為貫徹落實“房住不炒”精神,賦予地方政府根據實際情況采取的一種臨時性措施。某市政府于2021年8月2日出臺的限售政策,是為了落實國家有關房地產調控政策,抑制房價過快上漲,維護社會公共利益,對公民合法權益進行必要限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隨著國家政策背景和房地產市場環境的變化,某市政府仍對2021年8月2日至2022年6月10日期間購買的二手住宅進行限售,是對部分公民在特定期間內不動產交易的區別對待,不當限制了民事主體財產權利的行使,顯失公平公正,不具有合理性和適當性,也與民法典等有關法律的規定不一致,應予以糾正。
2023年8月,某市政府廢止了所有二手住宅限售的規定。
◎案例2
某省人大常委會審查糾正省政府規章關于經營用水加倍收費、逾期不繳水費予以行政處罰并設定行政強制的規定
《某省城市供水管理規定》(以下簡稱《供水管理規定》)規定了經營用水加倍收費的原則,同時規定對逾期不繳納水費的行為給予行政處罰,并設定停止供水、滯納金等行政強制的規定。
2021年,某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對《供水管理規定》中的前述規定進行了主動審查。審查發現存在兩個方面問題:一是關于對經營用水加倍收費原則的規定。國務院《城市供水條例》第二十六條規定,“城市供水價格應當按照生活用水保本微利、生產和經營用水合理計價的原則制定。城市供水價格制定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按照該規定,生產和經營用水的供水價格都應當以合理計價為原則。但《供水管理規定》卻將生產和經營用水的供水價格作出區分,與黨中央關于減輕企業負擔的重要部署精神和《城市供水條例》有關規定不一致,生產用水仍以合理計價為原則,而經營用水則按照加倍收費的原則確定收費標準,加重了相關市場主體的經濟負擔。二是關于對逾期不繳水費予以行政處罰,并規定停止供水、加處滯納金等行政強制的規定。2018年修訂的國務院《城市供水條例》規定,未按規定繳納水費的,可以予以罰款;2020年修訂時,該規定已被刪除。《供水管理規定》未作出相應修改,仍保留相關行政處罰規定,滯后于上位法。停止供水屬于行政強制措施,修改后的國務院《城市供水條例》刪除了對未按規定繳納水費可以采取停止供水等行政強制措施的規定,《供水管理規定》的相關規定已經沒有上位法依據,應當予以糾正。同時,加處滯納金是行政強制執行的一種法定方式,只能由法律設定。目前法律尚未對逾期不繳納水費的行為作出加處滯納金的規定,《供水管理規定》無權設定加處滯納金的規定。
2022年,某省政府廢止了《供水管理規定》。
◎案例3
某市人大常委會審查糾正市政府規范性文件關于強制要求安裝使用指定燃氣設施和燃氣企業有權采取停氣措施的規定
某市政府制定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全市管道燃氣安全經營管理的意見規定,“燃氣用戶要全面推行使用不銹鋼波紋軟管、符合國家規范標準帶有熄火裝置的燃氣燃燒器具,安裝使用安全自閉閥,安裝智能氣表”,“自文件發布之日起,凡未交付使用及新建居民住宅,必須安裝并設計智能燃氣計量表、安全自閉閥等燃氣設施,否則不予竣工驗收;既有居民住宅由屬地政府(管委會)組織轄區內管道燃氣企業制定改造方案,分批、分期、限期(六個月內)改造到位”。意見還規定,對私拉亂扯、擅自改動燃氣設施和違規使用燃氣拒不整改的,由管道燃氣企業采取停氣措施。對此,有公民提出了審查建議。2022年7月,某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對意見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審查。
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審查認為,根據國務院《城鎮燃氣管理條例》的相關規定,燃氣用戶只要使用合格的燃氣燃燒器具和氣瓶,及時更換國家明令淘汰或者使用年限已屆滿的燃氣燃燒器具、連接管等就符合法規規定。《某市燃氣管理辦法》規定,“提倡居民用戶安裝使用燃氣泄漏安全保護裝置,使用合格的燃氣燃燒器具、氣瓶和不銹鋼波紋軟管。”“提倡”為一種倡導性、鼓勵性表述,賦予燃氣用戶的選擇權。因此,意見中關于“全面推行使用”“必須安裝”指定燃氣設施,以及“限期改造到位”的規定,涉嫌與國務院行政法規和市政府規章的規定相抵觸,將提倡的用戶選擇權改變為強制性義務,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權益。
對于意見中有關燃氣企業有權對燃氣用戶采取停氣措施的規定,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經審查認為,根據國務院《城鎮燃氣管理條例》《某省城鎮燃氣管理辦法》以及《某市燃氣管理辦法》中的相關規定,對用戶不遵守安全用氣規定出現安全隱患的,應當提醒燃氣用戶整改;用戶不按規定落實整改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燃氣經營企業才可以停止供氣,并在隱患消除后及時恢復供氣。根據民法典的有關精神和供用氣合同相關規定,確保燃氣連續供應既是燃氣經營企業的義務,也是燃氣用戶的權利,應當慎重采取停止供氣的措施。意見關于采取停氣措施的規定與行政法規、省地方性法規和市政府規章的規定不一致。同時,該規定與關于全面推行不銹鋼波紋軟管、智能氣表等改造工程的規定是在意見同一條款中規定的,容易造成不改造就停止供氣的誤解。
該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審查認為,意見相關規定與上位法不一致,建議制定機關修改相關規定。2022年10月,市政府對意見相關規定作出修改,并要求燃氣公司正確解讀和適用文件,不得強制要求改造,不得指定企業改造,依法慎用停氣措施。此外,對群眾反映的燃氣改造費用較高的問題,采用由電信公司出資改造等方式減輕燃氣用戶負擔,個別老舊小區改造由政府補貼,免費改造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