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迎峰度夏“組合拳”
浙能集團持續提升能源保供能力
當前正值“三伏天”,浙江進入“上蒸下煮”的高溫悶熱模式,用電用能需求隨之攀升。面對這一挑戰,作為浙江省能源保障主力軍,浙江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能集團”)超前謀劃、提前部署,全力全速推進重大項目建設,發揮產業鏈協同優勢,加強外部合作,多措并舉保障電、煤、氣供應,確保全省用能安心、放心。
加大資源調運 解決燃“煤”之急
“手里有糧,心里不慌”,充足的電煤是迎峰度夏能源保供的“定心丸”。浙能集團量質并舉強化資源保障,年初落實煤炭資源超7000萬噸,確保供應充足,堅決打贏迎峰度夏能源保供攻堅戰。
進入迎峰度夏以來,浙能集團煤炭及運輸分公司(以下簡稱“浙能煤炭”)積極加強內外部協作,全力保障煤炭供應:精準調控國內長期合作協議供應商交貨節奏,有效提升了出運效率;為電廠量身定制個性化保供方案,確保電廠得到精準適配的“口糧”;加強海運公司溝通協作,有效保障迎峰度夏期間長期穩定的在線運力。
面對電力需求的高峰挑戰,不僅要確保電廠“吃得飽”,更注重“吃得好”。為此,浙能煤炭在內貿煤炭市場相對寬松的時期,提前啟動了電廠存煤熱值提升工作。通過加大高熱低硫資源兌現力度,同時不斷提升優質進口煤的保障能力,保障今年迎峰度夏期間總體采購熱值不影響機組出力。
為保障煤炭進口通暢,解決浙江燃“煤”之急,浙能集團多方發力,迅速提升了綜合“硬實力”和服務“軟環境”,今年在浙江省內舟山、溫州口岸堆存空間進一步擴大,省外進口煤“新糧倉”也在穩步開拓。迎峰度夏期間,旗下富興燃料重點提升進口煤炭通關效率,加強與口岸單位的協調合作,確保進口煤炭快速通關放行;浙能港口開啟“連軸轉”模式,確保煤炭不間斷裝卸,7月18日浙能港口煤炭單日吞吐量17.6萬噸,創2009年碼頭開港以來歷史新高。
此外,浙能集團積極拓展對外合作,努力確保能源供應穩定、價格合理。今年6月25日,浙能集團與秦發集團在杭州成功簽署了印尼SDE煤礦項目合作協議,此舉進一步鞏固了電煤的供應基礎。據了解,印尼SDE煤礦項目位于印尼南加里曼丹省,浙能集團享有一定比例的分煤權,為該集團持續做好能源安全穩定供應注入了新動力。
加碼保供實力 “虛實結合”應對挑戰
為應對用電高峰,浙能集團項目建設跑出新速度,浙能六橫電廠二期工程3號機組、鎮海聯合發電公司燃機異地遷建項目已投產運行,為浙江省2024年度迎峰度夏電力保供再添“硬實力”。入伏以來,浙能集團壓緊壓實安全生產責任,落實落細各項安全生產措施,系統防范各類風險,堅決扛起能源保障主力軍擔當。
7月8日,浙江浙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浙能電力”)所屬76臺機組全部在網發電,“加足馬力”保障社會民生用電需求,機組平均負荷率更連破年內記錄,最高達97.73%,省內統調電廠存煤可用天數保持在20天以上。浙能電力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始終將安全作為頭等大事,確保安全生產平穩有序,并積極跟蹤研判發用電、外來電形勢,及時調整、優化運行方式。各發電廠進一步精細運行管理,加大對重點設備、部位的巡點檢頻次,強化應急值守,確保機組在關鍵時刻頂得上、穩得住。
浙能集團所屬水電站在做好防汛工作的同時,也堅持頂峰發電。其中灘坑水電站6月單月發電達4.22億千瓦時,創歷史新高,7月根據國網浙江電力調度控制中心指令開停機超400次,充分發揮了灘坑水電站作為全省第二大常規水電站的調峰作用。浙能集團所屬海上風電場持續開展隱患排查治理,精益運行維護管理,做實做細防汛防臺工作;光伏電站加強對機組設備和集電線路的巡視,多措并舉保障迎峰度夏期間綠色電能安全穩定供應。
當前,電網面臨的“雙峰雙高”挑戰日益突出,而數字技術等新技術則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新的手段。浙能集團在“能源互聯網”領域先行先試,以“虛擬電廠”模式挖掘用電側可調負荷潛力、推動源網荷儲協同,助力迎戰夏日電力尖峰負荷挑戰。
6月28日,浙能集團首臺“虛擬電廠”機組成功通過72小時試運行,有望在迎峰度夏期間省內用電供需平衡方面發揮實效。該項目運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破除地理空間約束,對分布式發電、用電、儲能資源進行聚合和管控,形成一個特殊的“電廠”參與電力系統運行,助力電網實現“安全+效率”雙提升。
“浙能‘虛擬電廠’將加快推進資源聚合接入,持續開發多種類型聚合機組,建立電網與用戶聯系的中間平臺,創新數字能源新業態。”浙能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
拓寬供應渠道 高峰用氣“應保盡保”
迎峰度夏期間,浙江省內的天然氣需求也急劇攀升。面對挑戰,浙能集團充分利用天然氣產業鏈協同優勢,統籌內外部氣源組織,強化上下游聯動,發揮天然氣貿易平臺功能,推動煤制氣穩產滿產,拓寬海氣入浙通道,豐富天然氣運輸方式,確保浙江省天然氣供應“應保盡保”。
7月迎峰度夏高溫期間,浙江省統調燃氣電廠單日用氣量連續三天超3500萬立方米。在此期間,浙能天然氣集團供應的發電用天然氣占比超七成,有力支撐了浙江省燃氣機組頂峰出力。浙江浙能燃氣股份有限公司在保民生用氣的基礎上,加大對工商業用戶支持力度,確保滿足高峰時段燃氣需求。
為保障迎峰度夏關鍵時刻氣量“上得去、穩得住”,浙江浙能天然氣貿易有限公司攜手中國海油、國家管網等合作伙伴,通過打通跨省管輸通道、協調多路氣源增供、釋放“管網通”應急儲備和調動LNG罐容調峰等方式,有力填補了浙江天然氣供應缺口。
煤制氣是浙能集團多氣源保障的重要組成部分,連日來,浙能集團旗下的伊犁新天煤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煤制天然氣產量超600萬立方米/天,為浙江省天然氣保供增添了“底氣”。
進口LNG是浙能集團天然氣保供的又一重要支柱。近日,載運著13萬立方米(約5.74萬噸)進口LNG的馬紹爾群島籍“AL WAKRAH”輪抵靠小門浙能溫州LNG接收站碼頭。這是今年7月份浙能溫州LNG接收站碼頭臨時口岸開放獲交通運輸部批復以來接卸的首艘LNG船舶。
浙能溫州LNG接收站是浙江省屬國企首座自主控股的接收站項目,設計年接收能力為300萬噸。海氣通道的進一步拓寬,對于提高浙江省乃至華東地區天然氣保供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此外,為方便向浙江西南山區及浙江省內長輸管道未通達地區供氣,浙能天然氣集團積極補全“液態銷售”拼圖。7月15日,由浙能天然氣集團和英國石油公司合資成立的浙江英能液化天然氣有限公司首輛LNG槽罐車從浙能溫州LNG接收站正式出車,送抵工商業用戶。
這也標志著浙能天然氣集團液態銷售主平臺正式落地,將有利于調節地區間和季節性供需缺口,推動區域天然氣供應渠道多元化,進一步提升天然氣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保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