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煤層氣公司里必合作區塊生產場景。
作為“五大基地”之一,我省“非常規天然氣基地”的建設對于增加清潔能源供應、確保國家能源安全及助力“雙碳”目標實現,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目前,全省進行工業規模開采的非常規天然氣主要包括煤層氣、頁巖氣、致密砂巖氣,已經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條,同時正努力把資源優勢更好地轉化為產業優勢,推動我省非常規天然氣基地建設取得更大成效。
2023年底,我省天然氣產量145.9億立方米,產量較2019年增長104.6%;其中地面煤層氣產量76.62億立方米,排全國第一。2024年上半年,全省非常規天然氣產量達83.8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8.7%,創歷史同期最好紀錄。
改革體制機制
加快推進勘探開發力度
山西富煤,同樣擁有豐富的煤系非常規天然氣資源,以沁水盆地、鄂爾多斯盆地東緣為重點,其預測總資源量約20萬億立方米,約占全國天然氣預測資源總量的8%。這樣的儲量,為非常規天然氣的開發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條件。
根據省發改委、省能源局制定的《山西省非常規天然氣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我省將保障沁水盆地、鄂爾多斯盆地東緣已開發區穩產增產,加快已完成新增探明地質儲量備案區產能建設,推動已探明未動用區達產。同時,將進一步加快開展非常規天然氣資源勘探,推動已開發區周邊區域滾動勘探,增加探明地質儲量,提供可靠接替區,保障非常規天然氣持續穩定開發。截至目前,山西省非常規天然氣累計探明地質儲量1.16億余立方米。
為推動非常規天然氣產業發展,提高資源開發效率,近年來,我省積極承接落實好煤層氣礦業權出讓登記和煤層氣開發項目備案等國家授權。爭取非常規天然氣補貼政策,按照“多增多補”的原則調整完善省級財政補貼政策,增設省級煤成氣“增儲上產”專項資金,并出臺資金管理辦法,推動山西省煤成氣產業基金設立運作。2023年7月10日,省發改委召開專題研討會,研究支持企業加強煤層氣勘探開發的具體政策舉措。今年5月,省發改委與中海油氣電集團召開煤層氣合同簽訂座談會,確保煤層氣合同簽足、簽實、簽到位,助力非常規天然氣基地建設步伐的進一步加快。
由于我省煤層氣、頁巖氣、致密砂巖氣多層疊置的自然特性,單獨開采單一資源存在開采效率低且成本大的問題,而“三氣共采”可以有效提高資源開采效率,節省企業開采成本。由此,我省將“三氣共采”試點項目納入重點轉型項目,在用地、用林、礦業權審批等方面予以優先支持。“三氣共采”試點并于2022年向全省推廣,有力支持了非常規天然氣的增儲上產。
初秋時節里,抽采增產的喜訊不時傳來:在呂梁中海油中聯公司臨興氣田,一道道工序的緊密銜接中,采氣作業正緊張進行。作為我省第一個千億方致密砂巖氣大氣田,臨興氣田年產氣量已超20億立方米;在沁水盆地的中海油中聯公司潘河區塊薄煤層氣抽采現場,受益于薄煤層氣開發技術的突破,單井開采平均日產量已經超過3000立方米……
按照規劃,到2025年,我省力爭新增非常規天然氣探明地質儲量5000億立方米左右,產量力爭達到200億立方米。
建設輸氣管網
實現產供儲銷一體化發展
輸氣管網建設是非常規天然氣開發利用的重要環節。近年來,我省積極完善省級干線環網、優化省級支線管網;打通外輸干線管道,建設面向雄安新區、河北、河南等周邊燃氣市場的外輸干線管道;打通與陜西互通互保通道,加強與國家管網的深入對接,提高省際之間資源互保能力;力爭基本實現“縣縣通”,構建互聯互通、內暢外達、公平開放的輸氣管網體系。同時,推進管網沿線5公里范圍內農村非常規天然氣利用,發揮領軍企業優勢,統籌上下游資源,構建全省“一張網”。
由中國海洋石油集團下屬中聯煤層氣公司統籌建設的神木—安平煤層氣管道工程山西—河北段,西起山西呂梁市康寧鎮,東抵河北省衡水市安平縣,管道全長548.95千米,沿途共設置3座站場、25座閥室。自2020年7月啟動建設,翻越呂梁山脈和太行山脈,并成功穿越黃河、京廣普鐵和南水北調工程,將晉西、陜東的天然氣輸送至雄安新區及京津冀的千家萬戶和產業聚集區,與國家管網儲氣庫和天津、滄州液化天然氣(LNG)接收站碼頭聯通后,可實現海氣、陸氣雙氣源互補和調峰保供。同時,也實現了沁水盆地和鄂爾多斯盆地東緣兩大非常規天然氣勘探開發主力區域的互聯互通,對充分釋放產能起到巨大作用。
為提升儲氣調峰能力,我省加快構建涵蓋大型LNG儲罐、地下儲氣庫,租賃、合建省外儲氣庫、沿海港口LNG接收站等多形式多層次的儲氣調峰體系,可滿足地方日均3天和城鎮燃氣企業全年用氣量5%儲氣能力的要求。
與此同時,大力加快非常規天然氣消納利用,我省合理制定省內消納利用計劃和措施,在城鄉居民燃氣推廣、工業燃料替代、交通燃料升級、公服燃氣拓展、余氣外輸等領域實施一批重大項目,推進高速公路服務區加氣站建設,完善非常規天然氣居民用氣定價機制,提高燃氣消費比重。
我省提出,到2025年,力爭非常規天然氣管網輸氣能力達到400億立方米。進一步推動管網互聯互通和儲氣能力建設,為包括河北雄安新區在內的京津冀地區等供應清潔能源;加強第三方公平接入監管,實現管道設施向各類社會主體公平開放;鼓勵各類投資主體合資合作建設儲氣設施,合力增強儲氣體系建設。
延伸產業鏈條
持續壯大產業規模
鉆塔高聳林立,機器轟鳴作響,現代化的控制系統精準地掌控著每一個環節,確保抽采過程的安全與高效。從地下抽取出來的非常規天然氣,經過處理和凈化,化作清潔能源,為生產車間和千家萬戶送去動力和光明。
紅色呂梁山,今天正以貯量巨大的地下氣藏回饋人民。這里的非常規天然氣資源主要分布于河東、西山、寧武、霍西4個煤田,具有分布集中、產量高、見產快等特點。中海油在臨興區塊成功探明超千億方大氣田,進一步印證了呂梁具備大規模開發非常規天然氣的綜合優勢。目前,中石油、中海油等9戶行業領軍企業,已在呂梁市鋪開了11個、總投資184億元的勘探開發項目。
在山西潞安金源煤層氣公司余吾井區,煤層氣抽采正在有序進行。承擔潞安化工集團礦井煤層氣開發與地面瓦斯抽采、瓦斯綜合利用等任務的金源煤層氣公司,今年上半年運營地面抽采井407口,抽采瓦斯量1639萬立方米。
“余吾井區運行地面瓦斯抽采井148口,另有11口新井即將投產,預計可新增氣量4000立方米每天。抽采出來的煤層氣,不僅安全、環保,經濟效益同樣十分可觀。”金源煤層氣公司煤層氣技術部負責人王韶偉介紹說。
如今的“晉字號”非常規天然氣,已經成為增強我國天然氣自主保障能力的重要補充氣源。
按照“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的戰略要求,目前,我省已逐步形成了包括勘探開發、井下抽采、運輸物流、裝備制造、工程技術、終端利用在內的完整產業鏈條。
在晉城,當地圍繞煤層氣勘探開發、加工儲運、高效利用等八大板塊,打造千億級煤層氣產業集群。持續實施的“氣化晉城”工程,擴大了民生、工商等領域用氣,巴公、南村、陽城陶瓷園等工業園區和重要景區實現氣化全覆蓋,城鄉居民氣化率提升至95%以上,“十四五”以來累計提升了19個百分點,年度就地利用氣量達到8.7億立方米。
科技創新方面,我省煤層氣產業地質、鉆井、壓裂、排采四大關鍵核心技術體系不斷突破;三氣共采省技術創新中心在太原揭牌成立;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碳基新材料、長時儲能、新興氫能、氫冶金等領域強化攻關,正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在縱深推進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進程中,我省還將持續推進“三氣”綜合開發,全面推進非常規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鼓勵各類投資主體合資合作,不斷壯大產業規模,讓“非常規天然氣基地”建設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