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能源轉型“綠”意盎然,為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新動能。從風力發電、水力發電的廣泛布局,到光伏產業的迅猛崛起和新能源技術的廣泛應用,一系列能源轉型實踐項目在全國各地生根發芽,我國能源結構不斷優化升級,綠色低碳轉型持續深入發展。
近年來,新增清潔能源發電量持續增加,中國能源含“綠”量不斷提升。近期,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中國的能源轉型》白皮書,全面介紹十年來中國能源轉型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清潔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6.4%,較2013年提高10.9個百分點,煤炭消費比重累計下降12.1個百分點。清潔能源發電量約3.8萬億千瓦時,占總發電量比重為39.7%,比2013年提高了15個百分點左右。
國家能源局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8月,全國交易綠證2357萬個(其中隨綠電交易綠證986萬個);截至2024年8月底,全國累計交易綠證3.14億個(其中隨綠電交易綠證1.64億個)。
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各地能源綠色轉型步伐不斷加快。在山東濟南,一家電力公司打造的“零碳智慧園區”成為亮點,園區內建筑屋頂光伏板排列整齊,日均發電量躍升至20萬度,有效削減了園區內的碳排放量,成為“綠色典范”。在新疆達坂城地區,當地依托得天獨厚的風能資源,成功建造大規模的風電場,年發電量預計突破3億千瓦時,為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近年來,我國清潔能源體系構建駛入快車道。國家能源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23年中國能源轉型投資達6760億美元,是全球能源轉型投資最多的國家。2023年出口的風電光伏產品助力其他國家減排二氧化碳約8.1億噸。
“中國的新能源產業不僅豐富了全球供給,推動降低了全球能源轉型成本,也為全球綠色轉型和應對氣候變化作出了重要貢獻。”上述負責人說。
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我國風電與光伏發電裝機規模較十年前激增十倍,清潔能源發電占比已達總裝機的58.2%,每三度電中就有一度來自綠色能源,標志著能源清潔高效利用邁上了新臺階。
在湖北隨州,世界首個縣域級100%新能源新型電力系統的成功落地,實現了廣水市超20萬人口的獨立新能源供電,展現了未來電網的新形態;在河北平山縣,營里鄉的光儲一體化發電系統及其構網型逆變器,進一步提升了分布式光伏發電的穩定性和靈活性,不僅有效應對了光伏發電的間歇性問題,還優化了能源配置,為分布式能源的發展開辟了新路徑;山西陽泉的低瓦斯濃度利用項目,每年減排二氧化碳24萬噸,在減少碳排放、節約標煤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實現經濟效益與環保效益的雙贏。
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院長李政表示,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并非簡單的能源替代,而是需要化石能源與可再生能源的協同配合,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以最優經濟成本實現安全可靠的有序替代。
近些年,我國能源轉型實現新跨越新突破。“要保持好經濟社會發展安全和綠色轉型之間的平衡,建立起既保障經濟社會發展,又促進可再生能源快速增長和大規模應用的能源安全體系。”李政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