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關于延長廣州市地下綜合管廊運營管理的實施意見有效期的通知
各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相關單位:
依據《廣東省行政規范性文件管理規定》,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將《廣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關于印發廣州市地下綜合管廊運營管理的實施意見的通知》(穗建規字〔2019〕12號)延長有效期1年,同時對不涉及實體內容作部分調整。執行中遇到問題,請徑向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反映。
廣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2024年9月20日
廣州市地下綜合管廊運營管理的實施意見
為加強我市地下綜合管廊(下稱管廊)的運營管理,確保管廊及入廊管線安全運行,全面規范運營管理責任義務,充分發揮管廊公共服務效能和社會效益,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5〕61號)《國家發展改革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實行有償使用制度的指導意見》(發改價格〔2015〕2754號)《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城市地下綜合管線建設管理的實施意見》(粵府辦〔2024〕64號)的有關要求,結合我市實際,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工作原則。堅持政府主導,充分發揮行業監管作用,對管廊運營管理實行全過程全方位監管;堅持市場運作,調動社會資本積極性,建立主要由市場形成價格的機制;堅持有償使用,建立健全管廊有償使用制度,按規定實施財政補貼扶持;堅持安全運行,分工落實安全責任制,確保各司其職、相互配合做好日常運營維護;堅持資源共享,充分發揮管廊運營管理效益,滿足基本公共服務功能。
二、健全運營管理體制
(二)細化政府部門職能分工。按照“誰建設誰負責”的原則,構建市區兩級管廊運營管理體系。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統籌全市管廊運營管理工作:牽頭協調各類管線入廊、統籌各類管廊建設運行管理的監管和績效管理、監管各類管廊運行情況和財務狀況、指導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建設管廊到期后移交等;市發展改革部門配合協調建立管廊有償使用制度;市財政部門負責管廊建設、維護等所需財政性資金的籌集,按國庫支付管理規定支付資金;各行業主管部門依職能協助推進管線入廊,并負責相應管線入廊后的運行監管等工作。區行政主管部門依職能參照市行政主管部門的職責分工推進管廊運營管理工作。
(三)分類明確運營管理單位。市、區政府直接投資并全部由財政資金建設的管廊,由市、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按照相關規定依法選定運營管理單位。市、區政府和社會資本共同合作出資建設的管廊,采用特許經營模式的,在特許經營期內,由合作各方出資組建的項目公司(或取得特許經營權的單位)作為運營管理單位,特許經營期結束后,由項目公司將管廊移交至市、區政府依法選定的運營管理單位;其他模式的可由參建方協商產生運營管理單位。管線單位共同組建或與社會資本合作組建股份制公司,或在城市人民政府指導下組成地下綜合管廊業主委員會的,管廊建成后依法確定運營管理單位,或移交給市區政府進行統一運營管理。鼓勵各管廊項目公司、管線單位和社會資本參與管廊運營管理。
三、規范管線入廊管理
(四)推動各類管線全面入廊。地下管線應當按照綜合管廊專項規劃要求進入綜合管廊,因技術原因無法納入綜合管廊的除外。已建設綜合管廊的道路原則上不再規劃建設已納入綜合管廊的同類管線。既有地下管線在改建時應當根據綜合管廊專項規劃要求逐步遷移至綜合管廊。
(五)加強管廊建設運營銜接。管廊建設單位在辦理竣工驗收時,應邀請管廊運營管理單位和管線單位參與。運營管理單位在竣工驗收過程中發現不符合建設質量要求或城市綜合管廊工程技術規范內容的,可向建設單位提出整改要求。管廊工程竣工驗收合格后方可交付管廊運營管理單位和入廊管線單位。在入廊前管線單位應與管廊運營管理單位簽訂協議,明確入廊管線種類、時間、費用、滯納金計繳方式,明確雙方對管廊本體及附屬設施、管線維護、日常管理、安全管理的具體責任和權利。
(六)統籌各類管線有序入廊。管線單位應在確定管線入廊并簽訂入廊協議后6個月內組織實施入廊,管線入廊施工應接受運營管理單位的統籌和監管。一般管線須待管廊項目本體結構竣工、附屬設施完善后方可入廊,需要使用大型吊裝設備施工的管線,管廊建成后無法預留充足施工空間的,管線單位可申請入廊管線與管廊本體結構同步施工。大型壓力水管、燃油燃氣等存在較高危險性的管線入廊前,運營管理單位應提前將較高危險性管線的運行風險及有關事項告知其他管線單位,并要求該管線單位做好施工方案、安全監測監控方案及應急預案,入廊施工時安全監控、應急處置等裝置必須齊備,在確保人員和設備安全后方可安排入廊。因管線入廊施工不當對其他已入廊管線造成損失的,已入廊的管線單位可依法向管線入廊施工單位和管廊運營管理單位追償。
四、堅持管廊有償使用
(七)建立健全合理收費機制。各管線單位應交納有償使用費,包括入廊費和日常維護費,費用標準原則上按照市場化原則平等協商確定。當費用標準不能取得一致意見時,屬市屬管廊項目的,可提請市人民政府組織價格主管部門和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等進行協調,通過開展成本調查測算、專家論證、委托第三方機構評估等形式,為簽訂入廊協議提供參考依據。屬區屬管廊項目的,可提請區人民政府組織價格主管部門和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等進行協調,當不能取得一致意見時,可提請市價格主管部門和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協調。對于財政直接投資建設的管廊,收取的入廊費應作為非稅收入上繳財政。管廊運營管理單位為國有性質的單位,按國家國有資產管理相關規定執行。
(八)各負其責承擔運維費用。進入管廊的管線敷設和材料成本費用及管線檢修、擴容等費用,由管線單位自行承擔;因災害和不可抗力造成管廊本體、附屬設施及廊內管線等設施損壞的費用,由管線單位和管廊運營管理單位在入廊協議中予以明確;因管理疏忽或操作不當等人為因素造成管廊設施損壞的,由過錯方承擔;管廊運營管理單位與管線單位簽訂的入廊協議對運維費用另有約定的,雙方按約定內容執行。
五、提高運營管理效益
(九)探索建立合理盈利模式。在保證管廊運行安全,不影響各專業管線的正常運營,以及不損害管線管理單位利益及不增加額外管理成本的前提下,允許管廊運營管理單位充分利用配套土地、配套土地的地下空間、物業等資源以及附屬設施開展經營活動,經營收益優先用于補貼日常維護費用;鼓勵積極創新經營模式,探索管廊多元化利用新方式,在管線入廊空檔期允許運營管理單位合理利用管廊空間開展經營性用途,允許管廊運營管理單位利用管廊周邊保護區域開展廣告經營、綠化栽培、臨時停車等營利性活動,但相關活動不得影響管線入廊和管廊正常運行。財政投資建設的管廊,運營權出讓收入、運營收入按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收入管理,由國有企業運營的收入按國有資本經營收益管理。
(十)完善運營考核激勵機制。市、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每年應組織財政、審計等相關部門,對政府直接投資建設的管廊運營管理單位進行財務審計和經營狀況評估,對其工作績效進行考核;采取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方式建設的管廊,由項目實施機構負責開展運營管理的年度績效考核,并將考核結果上報市、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
六、加強日常運營維護
(十一)明確管廊及管線運營責任。運營管理單位負責管廊本體、附屬設施、配建設施及廊內管線的日常巡查、維護管理,按約定向管線單位提供管廊使用及養護、管理服務;管線單位負責所屬入廊管線及管線設施定期巡查、維護管理,并接受運營管理單位的監督檢查。管線單位委托管廊運營管理單位負責管線養護的,雙方應簽訂正式委托合同,且管廊運營管理單位須配備具有相應管線維護管理知識的專業人員,按照專業管線的管養要求進行養護。管線單位進入管廊施工、巡檢、維修的從業人員應當遵守管廊運營管理單位的運維管理制度,根據授權權限作業,服從統一調配和安排,嚴格遵守安全生產規定,確保管廊安全運行。
(十二)切實提高安全運營水平。積極培育大型專業化管廊運營管理市場主體;鼓勵運營管理專業化企業創建行業標準,培養專門的運營管理人才。運營管理單位應配備相應專業技術人員,建立值班、檢查、檔案等維護管理制度,落實監控和巡查等安全保障措施;提供安全、便利的工作環境,保持管廊整潔、照明、通風和電源良好。管線單位在管線施工時要加強安全管理,對管廊及管廊內已有管線應采取有效的保護措施,明火作業時應當取得運營管理單位同意和授權,并符合消防等安全要求。管線單位在管廊內進行管線變更,需要移動、改建管廊設施的,需經運營管理單位同意并與相鄰管線單位協商一致。
(十三)建立健全風險防控機制。風險防控實行運營管理單位和管線單位雙重巡查、雙重監控、互相通報制度,管廊運營管理單位統籌安排管線單位日常維護管理,配合和協助管線單位進行巡查、養護和維修;管線單位使用和維護管線應當執行相關安全技術規程,編制實施管廊內管線及設施定期巡查、維護計劃,并接受管廊運營管理單位的監督檢查。管廊運營管理單位和管線單位要建立定期會商機制,及時研判各類風險并做好防控措施,對地下管線安全風險較大的區段和場所要進行重點監控。
(十四)全面強化應急搶險處置。運營管理單位每年初應編制應急防災綜合預案,明確各類管廊管線事故防范和處置措施,并會同管線單位編制管廊內應急搶險現場處置手冊,規范各類管廊管線事故的應急處置流程;管線單位要制定專項應急預案,提出管線事故的應急處置辦法,并報運營管理單位備存。運營管理單位要定期組織開展應急搶險演練,提升應急處置現場協調水平。管線發生險情需緊急搶修時,管線單位有權要求第一時間進入管廊實施搶修,管廊運營單位應予以配合。管廊發生緊急情況所產生的費用由管廊運營管理單位先行墊付,應急處置結束后視過錯情況向相關責任方追償。管廊發生故障需要緊急搶修的,運營管理單位可以先行破路搶修,并同時通知道路主管部門和公安交警部門,在24小時內按照規定補辦批準手續,按照規定及時恢復道路原狀。管廊用途包含防洪排澇等功能的,其運營管理單位應納入城市防汛應急調度成員單位,接受城市防汛排澇應急調度管理。
(十五)劃定管廊安全保護范圍。在管廊兩側3米內開展施工活動,在申請規劃報建時須征求管廊項目業主和運營管理單位的意見,施工時建設單位應當與管廊運營管理單位簽訂安全保護協議,保障管廊的安全運行。運營管理單位可以對安全保護區內的施工作業提請第三方安全監測并提出安全處置建議,所需費用由工程建設單位承擔;施工影響管廊安全運行的,運營管理單位有權予以制止。因建設工程施工需要對管廊本體及附屬設施進行處理的,工程建設單位須書面征得管廊項目業主同意,并將設計圖紙送管廊運營管理單位存檔。管廊運營管理單位應當及時通知管線單位制定遷改方案,所需費用由工程建設單位承擔。
七、夯實運營管理基礎
(十六)加強管廊相關檔案管理。管廊運營管理單位應當建立管廊檔案,對運營、維護、保養過程中的有關資料進行歸檔保存。管廊建設單位應當在管廊工程驗收合格后3個月內,向市城建檔案管理機構移交竣工檔案資料、測繪成果及其電子文件。移交的檔案應當真實、準確、完整,不得涂改、偽造。入廊管線發生遷移、變更、廢棄的,管廊運營管理單位應當在遷移、變更、廢棄完成后3個月內向市地下管線信息管理中心提交更新的管線信息。
(十七)構建智能管廊信息系統。管廊運營管理單位應當根據地下管線信息標準和要求,建立管廊信息系統,并納入全市地下管線信息管理系統和行業管線信息管理系統。各管線單位可依程序向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申請管廊的路徑、其他管線及其附屬設施布置、剩余管容規劃等信息。
(十八)完善管廊配套政策及技術標準。結合國家《城市管廊工程技術規范》和運營管理實際,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組織相關單位編制城市管廊運營維護技術標準、管理養護維修預算定額、管廊應急搶險現場處置指南等配套文件和規定,有效指導管廊運營管理全過程。
(十九)本實施意見自2024年9月20日起施行,有效期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