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收集到的全國(不含港澳臺)燃氣事故共181起,造成27人死亡、158人受傷。其中較大事故3起,共造成13人死亡、28人受傷。整體看,今年上半年燃氣事故總數比去年同期減少了113起,降幅達38.44%;傷亡人數分別同比減少32人、30人,降幅達16.84%、52.64%。
“地下燃氣管網事故的發生具有突發性、泄漏量大、易擴散至地下空間及周邊建筑物內,易引發爆炸等特點,極易造成人員群死群傷事故。”報告稱,因廊坊市“3.13”燃氣事故,今年上半年管網事故造成的死亡、受傷人數與2023年同期無人員死亡、受傷相比,分別增加了7人和27人。
中國城市燃氣協會安全管理工作委員會近日發布的《全國燃氣事故分析報告2024年·上半年報告》(下稱“報告”)中披露了上述數據。
報告按照氣源種類劃分了燃氣事故類型。其中,液化石油氣(LPG)事故占比過半,共96起,造成16人死亡、108人受傷,事故數量比去年同期減少了60起。居民用戶事故占比較高,達76起,同比下降了近27%;工商用戶事故數次之,達19起,其中16起為餐飲用戶事故,比去年上半年減少了25起,降幅高達61%。
值得關注的是,在初步確定事故原因的LPG用戶事故中,燃氣軟管脫落和老化破損是引發事故的首要原因,共造成19起事故,比去年上半年的13起有較大幅度上升。報告稱,LPG用戶中存在的燃氣軟管安全隱患問題仍然較突出,要繼續抓緊抓實,消除軟管安全隱患,特別是對LPG用戶加快安裝更新符合規范要求的金屬包覆軟管。
今年上半年共發生天然氣事故86起,比上年同期減少了33起,共造成11人死亡、50人受傷。其中,居民用戶事故數有較大幅度下滑,上半年居民用戶天然氣事故共20起,同比減少19起,降幅近49%。
不過,在天然氣事故中,雖然今年上半年管網事故數量比上年同期下滑了近18%,達64起,但占天然氣事故比重仍居高不下。
第三方施工破壞是天然氣管網事故的首要原因,占燃氣管網事故的89%,造成的死亡人數和受傷人數分別占天然氣事故約64%和56%。
“地下燃氣管網事故的發生具有突發性、泄漏量大、易擴散至地下空間及周邊建筑物內,易引發爆炸等特點,極易造成人員群死群傷事故。”報告稱,因廊坊市“3.13”燃氣事故,今年上半年管網事故造成的死亡、受傷人數與2023年同期無人員死亡、受傷相比,分別增加了7人和27人。
今年3月13日,河北省三河市燕郊鎮發生爆燃事故,造成7人死亡、27人受傷。據新華社3月14日報道,河北省三河市燕郊鎮爆燃事故調查專家組組長劉福來介紹,爆燃事故原因初步判斷為輸送中的燃氣管道泄漏。三河市應急管理局局長紀宏圖彼時稱,爆燃事故與部分經營業主操作不當沒有直接關系。因燕郊鎮較早開通了管道燃氣,地下管網比較復雜,老管網已經使用20多年,埋藏最深的位于地下12米,事故調查難度較大。
“燃氣管道近幾年正在進入一個事故發生率較高的時期。”深圳市博軼咨詢公司總經理楊常新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以“陜氣進京”“西氣東輸”為發端,中國城市燃氣自2000年開始大規模開發,目前絕大部分縣級以上城市鋪設了燃氣管道,其中,不少運行時間超過20年的管網和設備設施存在安全隱患,需要淘汰更新。
據中國城市燃氣協會數據,截至2021年底,中國城鎮燃氣管網總長度105.5萬公里,其中近10萬公里已經出現不同程度的老化,部分燃氣管道設施腐蝕老化極易造成安全事故。2022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城市燃氣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實施方案(2022—2025年)》,明確在2025年底前,改造完約10萬公里老舊城市燃氣管網。
在近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劉蘇社表示,我國城市發展目前已經進入了增量建設和存量更新并重的階段,今后城市改造更新任務將越來越重,預計未來五年需要改造的城市燃氣、供排水、供熱等各類管網總量將近60萬公里,投資總需求約4萬億元。
“我們想下一步在提前下達批里面優先支持一批城市更新重點項目。”劉蘇社介紹,2023-2024年,發改委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增發國債資金和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共超過4700億,重點支持城市燃氣、排水等地下管網改造和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等城市更新項目。在兩個1000億項目清單和投資計劃當中,城市更新占有一定比例,主要安排城市燃氣、供排水、供熱等管網建設,突出人口規模大、密度高的重點城市和中心城區,重點支持在建工程和今年四季度可以開工的項目,推動解決燃氣管網老化、城市內澇、供水管網漏損等突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