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湖南省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施方案》的通知
湘政辦發〔2024〕45號
各市州、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廳委、各直屬機構:
《湖南省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施方案》已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抓好落實。
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4年12月25日
(此件主動公開)
湖南省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文件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相關決策部署,推動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工作目標
堅持全面、協同、創新、安全轉型,到2027年,綠色低碳發展深入推進,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得到優化,生態環境治理體系更加健全,美麗湖南建設成效明顯。到2030年,全省能源、產業、交通運輸結構調整取得積極進展,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基本形成,減污降碳協同能力顯著增強,主要資源利用效率進一步提升。到2035年,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基本建立,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廣泛形成,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取得顯著進展,能源和水資源利用效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美麗湖南目標基本實現。
二、構建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空間格局
(一)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完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全面實施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實行差異化準入政策。嚴守“三區三線”,優化各類空間布局。
(二)推進區域綠色發展和協同轉型。促進長株潭、洞庭湖、湘南、大湘西區域協調發展,支持長株潭生態綠心探索綠色轉型發展新模式,推進資源型地區和革命老區綠色轉型發展。加快岳陽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范區、郴州市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張家界等“兩山”實踐基地和國省生態文明示范基地建設,打造綠色發展高地。
三、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
(三)構建清潔高效的能源生產體系。堅持先立后破,推進非化石能源安全可靠有序替代化石能源。推動煤電轉型發展,加快煤電機組節能降碳改造、靈活性改造、供熱改造“三改聯動”,供電煤耗在300克標準煤/千瓦時以上的煤電機組加快節能改造,無法改造的機組逐步淘汰關停。合理規劃建設調節性、支撐性煤電。大力推動風電、光伏高質量發展,加大具有資源優勢的地熱能開發利用力度。因地制宜開發生物質能等新能源,推進氫能“制儲輸用”全鏈條發展。
(四)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支撐的能源供給體系。推進區域電力交換樞紐建設,確保祁韶直流安全運行、穩送滿送,加快推進“寧電入湘”、湘粵背靠背柔性直流互聯工程建成投運。加快平江、安化抽水蓄能電站建設進度,推動已納入國家規劃的抽水蓄能項目能開盡開。加強數智化堅強電網建設,優化發展綜合能源網絡,合理控制石油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占比,提升天然氣儲備輸配能力。加強電力系統調節能力建設,推動多能互補和源網荷儲一體化融合發展,煤炭與煤電、煤電與新能源、氣電與新能源聯營發展。
(五)構建綠色低碳的能源消費體系。堅決控制化石能源消費,著力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十四五”時期,煤炭消費增長得到嚴格合理控制,“十五五”期間逐步減少。加快重點行業領域節能降碳改造、用能設備更新,全面提升工業、建筑、交通、公共機構、新型基礎設施等重點行業領域的能效水平。深入拓展電能替代,提升終端用能低碳化、電氣化水平。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5%左右。
四、加快產業結構綠色低碳轉型
(六)推動傳統產業綠色低碳改造升級。持續推動鋼鐵、有色金屬、石化化工、建材等傳統產業低碳工藝革新和數字化轉型,推動煙花爆竹產業綠色轉型升級。嚴把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準入關口,實行清單管理、分類處置、動態監控。完善土地、環境、能效、水效和碳排放等約束性標準體系,嚴格常態化執法和強制性標準實施,持續依法依規淘汰落后產能。
(七)培育壯大綠色低碳產業。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新能源與節能產業國家級產業集群,打造新能源汽車產業體系。加快培育有競爭力的綠色低碳企業,打造一批領軍企業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支持綠色低碳導向的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加快發展,推動文化和科技、文化和旅游等融合發展。到2030年,全省節能環保產業規模突破4000億元。
(八)加快數字化綠色化協同轉型。大力實施“智賦萬企”行動,推動企業“上云、用數、賦智”。加快商貿、物流、金融、公共服務等領域數字化轉型,提升工業設計等生產性服務業水平,促進“兩業融合”發展。大力發展數字農業,建設湖南“種業硅谷”,加快育種創新發展,積極發展農業工廠、智慧農場。推動綠色低碳數字基礎設施建設。
五、推進交通運輸綠色轉型
(九)構建綠色高效的交通運輸體系。推動不同運輸方式合理分工、有效銜接,大力發展以鐵路為骨干的多式聯運,完善工礦企業、物流園區、港口等鐵路專用線建設,積極發展集裝箱鐵路進出港,實現與集裝箱“水上巴士”無縫對接,加快推進大宗貨物和中長距離運輸“公轉鐵”“公轉水”。優化民航航路航線,持續拓展“長沙四小時航空經濟圈”,加快建設“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主通道”和“非洲之路”。
(十)推動交通運輸工具綠色低碳轉型。加快淘汰老舊運輸工具,大力推廣電動汽車、氫能汽車、液化天然氣船舶等新能源運輸工具。實施清潔動力、清潔運輸裝備推廣工程,城市新增公交車輛全部采用新能源及清潔能源,推進近零排放貨運。到2027年,新增汽車中新能源汽車占比力爭達到45%。到2030年,營運交通工具單位換算周轉量碳排放強度比2020年下降9.5%左右。到2035年,新能源汽車在新車產銷和汽車保有量中的占比超過50%。
(十一)加快綠色低碳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既有交通基礎設施全要素、全周期數字化改造升級,提升新建車站、機場、碼頭、高速公路設施綠色化智能化水平。加快新能源交通配套設施建設,推動公路、鐵路等沿線合理布局光伏發電儲電設施。推廣智能網聯主動式公交優先系統,提升智能駕駛產業化應用水平。加強人行步道和自行車專用道等城市慢行系統建設。
六、推進城鄉建設發展綠色轉型
(十二)推進綠色規劃建設方式。完善規劃、建設、管理制度,倡導綠色低碳規劃設計理念,控制新增建設用地過快增長。因地制宜建設一批海綿城市、森林城市、“無廢城市”。到2027年,“無廢城市”建設比例達到60%;到2035年,“無廢城市”建設實現全覆蓋。
(十三)全面推廣綠色建筑。加快建筑節能適用技術推廣應用,推動超低能耗、低碳建筑規模化發展。推行綠色建筑統一標識制度,推進既有建筑綠色化改造,提升新建建筑中星級綠色建筑比例。推進綠色建材推廣應用,推廣裝配式建筑、裝配化裝修。加強既有建筑加裝光伏系統管理,推動新建建筑光伏一體化建設,推動“光儲直柔”技術應用。大力推進淺層地熱能建筑規模化應用。提升建筑用能管理水平,推廣合同能源管理等模式。
(十四)推動農業農村發展綠色轉型。全面推進農業農村減排固碳,推動種植業、養殖業單位農產品碳排放強度穩中有降,農業農村生產生活用能效率提升。加快生物質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在農業生產和農村生活中的應用。推廣節能環保灶具、電動農用車輛、節能環保農機和漁船等。
七、全面加強資源節約
(十五)加強各類資源節約集約高效利用。落實資源總量管理和全面節約制度,加強能源、水、糧食、土地、礦產、原材料等各類資源的全過程管理和全鏈條節約。將碳排放評價有關要求納入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查,對項目用能和碳排放情況開展綜合評價。強化節能目標管理,推動重點行業節能降碳改造,加快產品設備更新換代升級。推廣節能降碳“診斷+改造”模式,強化節能監察。落實用水總量和強度控制目標,大力發展節水產業。建立糧食節約和反食品浪費長效機制,實施糧食節約減損行動。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制度,強化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嚴格執行土地使用標準,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強礦產資源勘查、保護、合理開發,提高開采效率和綜合利用水平。積極探索符合湖南實際的秸稈綜合利用有效路徑。
(十六)推動再生資源高水平利用。全面實施資源循環利用助力降碳行動,持續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加快推進長沙、湘潭、衡陽國家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重點城市建設。完善廢舊產品設備回收網絡,建設一批綠色分揀中心。規劃建設一批廢鋼鐵、廢紙、廢塑料、廢舊電子設備、廢舊動力電池等再生資源精深加工利用產業集群,建設一批特色園區。推動工程機械、農用機械、軌道交通、汽車零部件、風電光伏裝備等再制造產業發展。到2025年,大宗固廢年利用量達到1.3億噸左右,2030年達到1.8億噸左右,主要資源產出率比2020年提高45%左右。
八、推動消費模式綠色轉型
(十七)推廣綠色生活方式。實施綠色低碳全民行動。持續開展節能節水、光盤行動、生活垃圾分類和循環經濟等宣傳活動,增強社會公眾簡約適度、遏制浪費的綠色低碳意識。
(十八)加強綠色產品供給。推行綠色設計和綠色制造,加大綠色食品、綠色家居、綠色服裝等產業培育力度。提升綠色技術創新水平,推動智能技術、數字技術、低碳零碳負碳技術在餐飲、居住、交通、物流和商品生產等領域的應用。支持省內認證機構申請綠色產品認證相關資質,加強與國際相關標準銜接,拓展綠色認證項目供給。支持企業開展綠色產品認證。引導企業開展碳足跡測算,自主披露產品碳足跡信息。
(十九)擴大綠色消費。完善綠色產品合理定價機制,優化政府綠色采購政策,支持綠色產品消費,拓展綠色消費市場。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建立綠色供應鏈,帶動上下游企業協同轉型。鼓勵通過發放綠色消費券、綠色積分、直接補貼等方式激勵公眾綠色消費。開展節能家電、智能家電、綠色建材下鄉行動,鼓勵企業、個人采取“以舊換新”等方式購買綠色產品。
九、發揮科技創新支撐作用
(二十)強化研究能力建設。在綠色低碳領域培育建設一批省重點實驗室、省技術創新中心、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新型研發機構等創新平臺,培育引進一批高層次人才和團隊。鼓勵高校與科研院所、骨干企業聯合培養綠色低碳專業技術人才隊伍。
(二十一)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聚焦能源綠色低碳轉型、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等領域,深化低碳零碳負碳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支持龍頭企業牽頭組建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聯合體。引導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創新主體和各級政府持續加大綠色低碳技術研發投入。
(二十二)加快先進適用技術推廣應用。依托全國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等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建設一批綠色低碳協同攻關平臺,促進先進成熟綠色技術雙向轉化和應用。建設重點綠色技術創新成果庫,定期發布“三新”“五首”產品清單。強化綠色低碳技術和產品知識產權保護。
十、強化綠色轉型政策保障
(二十三)全面落實現行稅收政策。貫徹落實環境保護、節能節水、資源綜合利用、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船稅收優惠政策,持續優化納稅服務。按照國家部署推進水資源費改稅工作。完善環境保護稅征收體系。
(二十四)大力發展綠色金融。在防范金融風險前提下,深化綠色金融改革,支持金融機構發行綠色金融債券,開展綠色信貸資產證券化。推動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綠色債券、碳中和債券、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等債務融資工具。推動環境保護、氣候變化等領域綠色保險業務發展。探索碳期貨、碳期權等金融產品和衍生工具。
(二十五)擴大綠色投資。鼓勵各類資本持續加大綠色低碳領域投資,引導和規范社會資本參與綠色低碳項目投資、建設、運營。積極組織符合條件的新能源、生態環境保護等綠色轉型項目申報發行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
(二十六)完善綠色價格政策。完善電力市場化價格形成機制,鼓勵靈活性電源參與系統調節。落實煤電容量電價機制,健全階梯電價制度和分時電價政策。完善居民生活用水階梯價格制度、非居民用水及特種用水超定額累進加價政策,深化農業水價綜合改革。推進生活垃圾處理收費方式改革。
(二十七)健全資源環境要素市場化配置機制。穩步推進環境權益抵質押融資試點,完善交易風險防范處置機制。深化生態保護補償制度改革,推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對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做好配額分配、交易和履約工作。推動全省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建檔立卡“應建盡建”和綠證核發“應核盡核”。優化省內綠電交易組織和結算程序,全面提升綠證核發及交易質效,拓展綠證應用場景,加強綠電、綠證與碳市場銜接。
各級各部門要按照中央統一部署,把黨的領導貫徹到工作的全過程和各方面。要結合工作職責抓好落實,在標準體系、激勵政策、監督管理等方面深化改革,堅持系統治理,確保本地區、本領域綠色轉型工作有序開展。省發展改革委加強統籌協調,會同有關部門推動能耗雙控轉向碳排放雙控,根據國家部署開展碳達峰碳中和綜合評價考核,加強評價考核結果應用。重要情況及時按程序向省委、省政府請示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