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于山西臨汾的大吉氣田年產煤巖氣20億立方米。張宗超攝
近日,國家能源局發布了2024年全國油氣勘探開發十大標志性成果。“深層煤巖氣產量僅用3年時間快速提升至25億立方米,成為天然氣增產新亮點”,是其中之一。
據介紹,煤巖氣指埋藏深度大于1500米的煤儲層中賦存的烴類氣體,由儲層自身生產或其他氣源運移而賦存于煤巖中。與淺層煤層氣一般埋深1200米,以淺、長期排水采氣開發方式不同,煤巖氣埋深較深,含有大量游離氣,更類似頁巖氣,需要采用較大規模的壓裂增產方式。
我國作為煤炭大國,煤巖氣資源豐富、分布廣泛、勘探開發潛力巨大。但由于煤巖氣成藏賦存機理不清、儲層物性差、動用難度大,一直被視為勘探開發難點。
近年來,中國石油等石油企業聚焦深層煤巖氣勘探開發,堅持不懈地探索攻堅,以技術突破實現效益開發。
業內專家表示,煤巖氣是重要的天然氣潛在接替資源,已成為我國繼致密砂巖油氣、頁巖油氣之后又一非常規油氣勘探開發新熱點。
中石油煤層氣公司執行董事周立宏介紹,截至2024年底,全國煤層氣儲量大幅增加,連續3年累計新增儲量約3200億立方米,其中深層煤巖氣增儲占比約77%。2024年僅中石油煤層氣公司一家企業的煤巖氣年產量就近20億立方米。
2019年以來,中國石油率先在鄂爾多斯盆地東緣大吉區塊,針對深層煤巖氣地質特征和勘探開發技術難題,系統開展地質評價與工程技術試驗,構建了深層煤巖氣富集理論與效益開發關鍵技術系列。
目前,中國石油已提交超2000億立方米的深層煤巖氣探明地質儲量,實施先導示范開發項目,建成國內首個百萬噸級油氣當量深層煤巖氣田,生產能力躍上200萬噸,推動鄂爾多斯盆地東緣深層煤巖氣勘探開發實現重大突破,為加快推進我國煤巖氣開發積累了大量寶貴經驗。
2022年,中國海油在鄂爾多斯盆地臨興區塊部署的探井,壓裂后測試獲日產氣6萬立方米,2023年探明地質儲量1010億立方米。2023年,中國石化在鄂爾多斯盆地大牛地氣田部署的探井,壓裂后獲日產氣10.4萬立方米。中國石油遼河油田在鄂爾多斯盆地東南部整體部署、分步實施,收獲多口日產在5萬立方米以上的高產煤巖氣井。
周立宏表示,我國資源稟賦是“相對富煤、貧油、少氣”,多個盆地廣泛發育深煤層,并形成大面積連續分布的煤巖氣富集區,煤巖氣發展前景巨大。2025年,我國煤層(巖)氣預計產量170億立方米。到2035年,全國有望探明煤巖氣地質儲量5萬億立方米,實現年產量規模400億立方米至500億立方米,極大保障我國能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