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油價有支撐,全球石油開采企業在投資端還是敢于繼續投入的。”在海默科技副總裁和曉登看來,2024年油服產業發展勢頭雖有放緩,但得益于原油價格保持堅挺,上游投資熱情并未減弱,油服行業還是有所受益。
盡管全球主要石油公司2025年資本開支數據尚未披露,但記者從國內多家油服企業了解到,從最新國際形勢和油氣資源開發情況及產品訂單需求來看,油氣端開發投入大概率保持穩定增長,這將給吃“作業量”這碗飯的油服企業帶來相關業務機會。
高油價支撐 油氣端投資熱情仍在
國際油價在2024年持續中高位運行的態勢為石油開采企業增添了不少信心。中國石油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日前發布的《2024年國內外油氣行業發展報告》顯示,2024年國際油價略有回落,布倫特原油期貨年均價為79.86美元/桶。
“國際油價雖有起伏,但整體看還是在中高位運行,油價向好,上游加大資本投入擴產、增產是行業一貫操作手法。”有熟悉油氣開發人士告訴記者,在高油價推動下,油氣開發企業抓緊機遇實施增儲上產計劃的動力足,油服企業的參與度隨之提升。
不難看出,對于油服產業而言,上游油氣端的投資意愿強弱直接決定著產業發展走勢。雖然全球主要石油公司新的資本開支計劃尚未出爐,但從國內石油開采巨頭釋放的信號來看,2025年油氣端投資熱情并未減弱。
記者從中國海油2025年戰略展望會中了解到,中國海油預計2025年產量繼續保持增長,日凈產量將超200萬桶油當量;全年凈產量目標為760百萬桶至780百萬桶油當量。為此,中國海油2025年資本支出預算總額達到1250億元至1350億元。記者注意到,中國海油2024年資本支出預計約1320億元。
“未來三年如果油價處于合理區間,在65美元/桶至85美元/桶范圍內波動,中國海油還是會有比較大的資本開支,范圍或將在1100億元至1350億元之間。”中國海油財務部總經理王宇凡表示,公司要對未來石油的需求做預判,結合石油在能源結構中的作用規劃今后中長期資本開支安排。
對于2025年油氣市場,信達證券研報分析稱,原油供給偏緊的格局并未發生根本性改變,油價高位支撐仍然存在。在新舊能源轉型中,原油需求仍在增長,全球或將持續多年面臨原油供需偏緊問題,中長期來看油價或將持續維持中高位。
“增儲上產目標確定,油田、油氣端勢必加速開發,諸如射孔、壓裂、測井、完井的速度都會大幅提升。”A股某油服公司高管表示,只要上游油氣端增產動力足,油田端資本金開支提升的利好將順利傳導至油服環節,從而使得行業景氣度保持延續。
訂單拉動 產業公司發力海外市場
油服公司主要依靠油田、油氣端作業量“吃飯”,上游的確定投資預期將給產業公司帶來射孔、壓裂、測井等諸多業務機會。
那么,油服行業對2025年有何期待?從近期多家公司披露的訂單情況來看,油田端的資本投入仍在持續,油服公司也在積極搶抓機遇,力求搶占市場先機。
從相關公司最新披露來看,油服企業在手訂單相對充足。博邁科1月16日晚公告,公司與STS簽署了海上浮式生產儲卸油船(FPSO)上部模塊的建造合同,此艘FPSO建造完成后將部署在蘇里南油田。主要工作范圍涵蓋FPSO上部模塊的設計、材料采購及建造工作,合同金額為7.5億元至10億元。
中油工程1月10日晚披露所屬全資子公司中國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收到阿布扎比國家石油公司控股子公司ADNOCGas的LNG輸送管線EPC工程授標函,預計合同額約為5.13億美元(約37.61億元人民幣),項目合同工期為36個月。
從博邁科、中油工程披露的最新訂單來看,海外油氣端投資意愿依舊強勁。對此,A股某油服企業人士表示,得益于油價中高位運行,海外石油公司加大了開采力度,尤其是“準入門檻”較高的中東市場,對油服設備需求較為旺盛。
需要指出的是,得益于海外油氣端持續投入帶來的業務機會,國內油服行業發力重心或逐步向海外市場轉移。以杰瑞股份為例,公司2024年在海外市場表現不俗,在中東陸續取得巴林天然氣增壓站、阿聯酋井場數字化改造等多個國有石油公司工程項目。據了解,海默科技海外業務體量已超過國內市場,海外訂單占比超過60%,從地區分布來看,主要集中在中東地區。
記者了解到,為鞏固與海外客戶關系,更好進行本地化服務,多家油服企業已通過設置分公司、建設工廠等方式在中東等地區落地扎根,以求增強國際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全球“雙碳”進程不斷深化,油氣勘探開發與新能源融合發展的預期,也給油服公司帶來新期待。業內人士表示,油服公司今后更多的業務機會或存在于新技術和傳統應用場景結合的“中間地帶”,這就需要各企業持續提升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挖掘新機會、開拓新業務,從而搶抓行業變化帶來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