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美國“對等關稅”影響,國際主要天然氣價格持續下滑。
截至北京時間4月14日17時30分,美國Henry Hub(HH)期貨價格繼續跌近1.8%至3.47美元/百萬英熱(MMbtu),較本月初已跌去12%;歐洲TTF價格雖自本月初持續下滑后近日有所反彈,但仍處于近一年來低位,盤中價格報33.76歐元/兆瓦時,較本月初已跌超20%,自今年2月初高點降約45%。
業內人士認為,特朗普政府的“對等關稅”政策造成市場高度不確定性,由于擔心全球經濟放緩可能抑制能源需求,天然氣價格近日始終承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警告稱,美國的進口關稅及其觸發的對等措施對全球經濟的健康狀況構成“重大風險”,全球GDP增長預測可能很快下調。
不過,美國對貿易國加征關稅的同時其他國家作為反制亦對美國商品加征關稅,由此導致對等關稅下,不同天然氣市場所受影響有所不同。
短期來看,歐洲市場方面,市場擔憂對等關稅可能減少工業活動并降低天然氣需求,上周TTF價格大幅走低。銀河期貨研究員李杭瑾指出,由于全球需求下降,市場預計將有更多LNG運往歐洲,同時歐盟正在考慮更靈活的存儲規則,成員國普遍支持在11月1日之前允許與當前90%的存儲目標相差10%。展望后市,短期利空因素較多,歐洲天然氣工業需求可能下滑,加之更多LNG或將轉運歐洲,將進一步打壓TTF價格。
俄烏沖突爆發后,歐洲國家增購美國LNG救急,由此導致美國成為歐洲近四年來最大的LNG供應國,2024年對歐洲出口LNG占其LNG總出口量過半。能源咨詢機構阿格斯(Argus)指出,受2024-2025年冬季較冷天氣影響,歐洲儲氣量偏低,短期內可能會增加美國LNG進口量。

而整體看“對等關稅”對中國天然氣市場的短期影響,行業人士認為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美國貨以FOB(裝運港船上交貨)靈活條款為主,即沒有目的地約束,這給了中國買家轉售的處理空間,很多長協又是在2026年之后才陸續交付。加之國內國產氣近幾年加速增儲上產,天然氣進口來源多元化,加征關稅對國內市場影響不大,”一名LNG貿易公司內部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國內LNG買家以“三桶油”和大型能源企業為主,其進口資源豐富,美國LNG在其中占比較小,可以通過其他資源接口分攤進口美國LNG成本上漲風險。
金聯創天然氣分析師王亞飛也指出,美國LNG在我國進口量中占比較低,2024年僅占比5.4%,而其在我國表觀消費量中的占比也僅有1.36%,因此我國對美國商品加征關稅對國內天然氣市場供應影響有限。據介紹,自上一輪美國加征關稅,我國隨即宣布自2月10日起對美國LNG進口征收15%的關稅以來,我國尚未進口任何美國LNG。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正在威脅美國本土油氣出口。據能源咨詢機構伍德麥肯茲(Wood Mackenzie)測算,“對等關稅”加上鋼鋁關稅,預計美國LNG項目成本將上漲3%-5%,加劇項目投資的不確定性。
從長遠看,卓創資訊分析師預計,隨著5月份氣溫上升,東北亞等地的發電需求增長后,國際氣價可能出現止跌反彈的趨勢。并且按照歷史規律,二季度開始一些國際出口裝置可能出現檢修情況,預計國際氣價在延續一段時間下行走勢后,將在下個月開始出現反彈,整個夏季或將保持一種偏強態勢。
“關稅持續下去對全球天然氣市場不利影響較大。”原新奧國際貿易(新加坡)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楊曉光指出,在全球能源轉型的當下,天然氣本身競爭力就不強,高關稅只會刺激替代能源加速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