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合肥水務集團積極推進供水管網漏損治理工作,完善DMA分區計量體系,強化降漏舉措,提升搶維修和檢漏效率,全市無集中低壓區域,管網漏損率6.94%,在全國35個日均供水量100萬立方米以上的省會及直轄市水司中排名前列。

4月15日,在安徽省合肥市的一處路段,合肥水務集團聽漏隊工作人員檢查安裝在供水管道上的漏失在線監測儀。城市供水管網是城市的“生命動脈”,保障千家萬戶的用水需求 。由合肥市場景公司助推,將AI算法嵌入傳感器網絡,打造“空天地”一體化智能監測體系,提高檢測效率與精度,助力聽漏人員更快找到漏水點,讓城市供水管道檢測更高效、更便捷。目前合肥已投入管道漏失監測儀313臺,累計布設456臺次,精準定位41處隱蔽漏點,節水約56.1萬噸,相當于為合肥“找回”了7000戶家庭全年用水量。中新社記者 韓蘇原 攝

4月15日,在安徽省合肥市的一處路段,合肥水務集團聽漏隊工作人員通過余氯檢測發現附近有漏水點。中新社記者 韓蘇原 攝

4月15日,在安徽省合肥市的一處路段,合肥水務集團聽漏隊工作人員進行常態化巡檢。中新社記者 韓蘇原 攝

4月15日,在安徽省合肥市的一處路段,合肥水務集團聽漏隊工作人員通過手機端漏失在線監測平臺判斷漏水點。中新社記者 韓蘇原 攝

4月15日,在安徽省合肥市的一處路段,合肥水務集團聽漏隊工作人員進行常態化巡檢。中新社記者 韓蘇原 攝

4月15日,在安徽省合肥市的一處路段,合肥水務集團聽漏隊工作人員通過管網漏失在線監測系統查看城市漏水點情況。中新社記者 韓蘇原 攝

4月15日,在安徽省合肥市的一處路段,合肥水務集團聽漏隊郭相全、呂軍、于健進行常態化巡檢。中新社記者 韓蘇原 攝

4月15日,在安徽省合肥市的一處路段,合肥水務集團聽漏隊工作人員通過手機端漏失在線監測平臺判斷漏水點。中新社記者 韓蘇原 攝

4月15日,在安徽省合肥市的一處路段,合肥水務集團聽漏隊工作人員通過電子聽漏儀器進行常態化巡檢。中新社記者 韓蘇原 攝
圖文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為合肥市首批8家國企場景創新試點之一,合肥水務集團釋放供水管網漏損治理場景機會,將AI算法嵌入傳感器網絡,將光學傳感技術與漏失在線監測設備結合,打造“漏損預警+智能報警”的監測體系,提高漏點定位精度。
在高精度光纖傳感技術的加持下,合肥水務集團構建起城市級供水管網監測“天網”,推動“治漏”向“智慧”進階。目前,已在全市投入管道漏失監測儀313臺,累計布設456臺次,覆蓋了市區內多條市政管網。
這些監測設備如同管網“哨兵”,24小時不間斷地監測管網的運行狀態。一旦捕捉到異常,會立即發出報警信號,搶修人員聞訊而動,趕赴現場排查定位。這種“人機結合”的監測模式,不僅提高了檢漏效率,還大大縮短了漏水處理周期。
在布設監測設備中,合肥水務集團會根據管網的特點和風險等級,采用“分級診療”機制:對主干道易漏易爆的大口徑管網(DN600及以上)布設“固定哨”,實施重點監控;對小口徑市政管道易爆點位附近布設“移動哨”,實現全方位覆蓋。在實際應用中,檢漏人員還將結合現場排查情況,靈活運用電子聽漏儀、相關儀等設備,精準定位漏點。
如今市民擰開水龍頭時,汩汩清流中躍動的是智能監測的“數字脈搏”,更是合肥水務人用科技技術編織的為民承諾。
未來,合肥水務集團將持續強化科技創新引領,在管網檢漏、應急搶修、水質監測等關鍵領域深耕細作,讓每一滴水都承載著安心與放心,為城市的繁榮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