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國家發改委下發通知,稱國內天然氣價格偏低矛盾日益突出,遂將西氣東輸、忠武線、陜京線、川氣東送、川渝氣田、長慶油田、青海油田、新疆油田等各油氣田出廠價格調漲。
同時,取消大港、遼河和中原三個油氣田的價格“雙軌制”,將出廠基準價格允許浮動的幅度統一改為上浮10%,下浮不限,由供需雙方在不超過出廠基準價10%的前提下,協商確定具體價格。
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對媒體表示,此舉旨在促進資源節約,理順天然氣價格與其他可替代能源的比價關系,引導天然氣資源合理配置,完善天然氣相關價格政策和配套措施。
海通證券(10.37,0.00,0.00%)分析師鄧勇認為,取消雙軌制掃清了實行市場化定價的障礙,國內氣價實現市場化定價將為時不遠。
目前,中國天然氣資源人均占有率不足世界平均水平10%。2009年,全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約900億立方米,其中進口78億立方米,對外依存度超過8%。
6月1日,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電話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出廠價漲將增加產業鏈的成本壓力,疏導至終端,其使用價格將在一兩個月內普漲,幅度不會低于25%。
“化工用氣會率先漲價,居民用氣漲價由于涉及聽證,估計會延遲一段時間。地方政府對居民用氣應該會給予補貼。”林伯強說。
中國城市燃氣協會調查數據顯示,全國平均每戶家庭每月炊事用氣約20立方米。按照城市燃氣銷售價格每方相應提高0.23元測算,城市居民每戶每月將增支4.6元左右。
天然氣價格的上調,將會對化肥和汽車兩個行業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國金證券(14.28,0.00,0.00%)分析師劉波認為,年產60萬噸的氣頭尿素企業,年耗天然氣4.8億立方米,調價后將會增加1.1億元的成本,幾乎為該企業一半的利潤。當前車用天然氣價格較低,按3元每立方米的價格計算,僅為90號汽油的45%,發改委已經計劃在兩年內提升到汽油的75%。
但是,天然氣價格提價也將會進一步增大煤氣化(15.80,0.00,0.00%)燃料的競爭力,鋼鐵、陶瓷、玻璃等天然氣消耗比較大的行業,有望以煤氣化技術取代天然氣。
中海油總公司天然氣高級顧問趙秀光對《財經》記者表示,即使調價,相較于國際氣價,國內天然氣價格仍然偏低,理順天然氣定價機制才是根本解決之道。他認為,此番一次性臨時調整,意味著一直“難產”的天然氣價改方案更難出臺。
目前,國際市場天然氣價格通常為等熱值原油價格的60%左右(出廠環節),而國產陸上天然氣平均出廠基準價格僅為25%左右。
國信證券分析師嚴蓓娜認為,未來幾年內,天然氣的價格和政策改革將持續進行。國信證券預計未來幾年內,天然氣價格上調0.3到04元仍然是比較合理的。
林伯強認為,中國天然氣價改只能循序漸進,不大可能一下子和國際氣價接軌,但最終會按照固定比例實現與石油價格的聯動。在他看來,天然氣價改方案年內出臺無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