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西氣東輸二線全線建成投產,大量源自中亞的天然氣正在源源不斷輸入國內各省區市。國家發改委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份進口天然氣27億立方米,其中中亞天然氣12億立方米,LNG(液化天然氣)15億立方米,進口總量同比增長102.4%。1-7月進口168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倍。
對此,記者從總部設在上海的西氣東輸管道公司獲悉,預計年內“西氣東輸”的輸氣能力將增加百億立方米。根據計劃,明年總輸氣能力還將有大幅提升。然而,由于國內外價格倒掛,天然氣市場發展還存在不少制約。
中亞氣滿足國內需求
今年6月底建成的西氣東輸二線是我國第一條引進境外天然氣資源的戰略通道。該工程西起新疆霍爾果斯,橫穿我國15個省區市,東到上海,南抵香港,管道總長8704公里,管道設計年輸氣能力300億立方米,可穩定供氣30年以上。
據西氣東輸管道公司副總經理王小平介紹,西氣東輸二線從去年開始輸送中亞天然氣,當年輸氣量為50億立方米,主要受益地區為北京、上海、江蘇、河南等;隨著今年西氣東輸二線輸氣量大幅提升,年內輸氣能力可增加100億立方米,總量達到150億立方米,與一線輸氣能力接近,屆時湖南、湖北、廣東、江西等地的天然氣供應水平將顯著提升。
目前,天然氣消費占世界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比例為24.3%,而我國僅為3.8%,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和歐美發達國家水平,我國天然氣業務發展的市場空間十分巨大。
西二線虧損達百億元
不過,雖然我國天然氣進口量逐年增長,但由于此前為了鼓勵天然氣消費,國內天然氣價格一直偏低,造成進口天然氣和國內天然氣價格嚴重倒掛。西氣東輸二線現在虧損至少100億元。
據了解,中亞天然氣與原油等產品掛鉤,并按照季度或者半年度來調整。假設在原油價格為每桶60美元的情況下,海外天然氣輸送到霍爾果斯的價格就要每立方米2.15元,如果加上管輸費,按照目前油價計算,倒掛為每立方米1.7元,西二線投產以來,中國石油進口中亞天然氣114億立方米,虧損上百億元。如果籌備中的西氣東輸三線建設開通,國內的天然氣銷售價格可能會更加市場化,即有可能上漲。
業內人士認為,如果天然氣價格機制長期與國外價格脫節,不僅會影響天然氣進口商的積極性,也將影響天然氣市場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最終不利于國內天然氣產業的健康發展。 本報記者 張曉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