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出臺支持發展天然氣分布式能源指導意見
以前是需求引導供應,現在是供應倒逼需求。我國在發展、利用天然氣能源方面正在發生這樣微妙的變化。
近日,國家能源局等四部委公布《關于發展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兑庖姟分赋?,我國發展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的主要任務是在“十二五”初期啟動一批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示范項目,“十二五”期間建設1000個左右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項目,并擬建10個左右各類典型特征的分布式能源示范區域,初步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分布式能源裝備產業體系。
專家指出,國家此舉是為即將涌入國內的國外天然氣尋找出路。如果不充分利用就用不完,這就是天然氣供應倒逼市場的情形。國家指導意見要求多用國外資源,目的是保證我國能源安全。另外,我國在天然氣管道建設方面已經投資幾千億元,如果不能大規模利用天然氣,投資成本回收將成問題。
供應激增
天然氣分布式能源是指利用天然氣為燃料,通過冷熱電三聯供等方式實現能源的梯級利用,綜合能源利用效率在70%以上,并在負荷中心就近實現能源供應的現代能源供應方式,是天然氣高效利用的重要方式。
10月18日,華電南寧華南城分布式能源項目正式開工建設。該項目將建設3套60兆瓦級燃氣-蒸汽循環機組,總投資約為8.5億元。建成后向華南城、江南工業園及富士康等企業集中供冷、供熱。
這條管線計劃2012年底之前與西氣東輸二線銜接,保證能夠獲得充足的氣源。據相關人士介紹,南寧華南城分布式能源項目能夠實施,關鍵一點在于能夠銜接西二線,而西二線也需要這樣一個天然氣消費大戶來消化氣源。
廈門大學能源經濟研究院主任林伯強教授指出,隨著我國中緬、中亞和海上LNG三大通道的開通,進入我國的天然氣增加到600億立方米以上;加上俄羅斯西線開通,天然氣供應量可能會達到800億立方米以上;再加上國內的1000億以上的天然氣產量,我國天然氣供應會突然大幅度增加,而其他民用渠道的開拓是個漸進過程。
天然氣發電成本較高已經成了制約天然氣發電的瓶頸,如何消化成本是關鍵問題。
中石油經濟研究院高級經濟師徐博認為,雖然天然氣價高,但其效率高,熱電冷聯動,對能源利用的非常充分,從各方面都有回報。再加上國家的補貼,能夠承受較高的氣價。
林伯強指出,國家要發展天然氣分布式能源對保證用電安全有一定意義。但目前中國分布式發展并不好,相對目前巨大的用電需求來說,貢獻幾乎為零。在今后一段時間,分布式能源仍只是能源的有限補充。
亂局待解
分布式能源全國各地幾乎都在建設,有些地方盲目上馬。林伯強認為,分布式電網發展應當因地制宜,不宜采取遍地開花的模式。
《意見》同時指出,國家將采取財政、稅收等手段促進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發展,中央財政將對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發展給予適當支持,各省、區、市和重點城市可結合當地實際情況給予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項目一定的投資獎勵或貼息。符合一定條件的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項目,可享受相關稅收優惠政策。在確定分布式能源氣價時給予價格折讓。
專家提醒,項目選址必須具有推行天然氣能源的條件,因為天然氣發電成本相對高,非經濟發達地區沒有承受能力。
《意見》為此特別強調,目前只是發展試點項目,在經濟發達、能源品質要求高的地區(包括國家規劃設立的生態經濟區等)或天然氣資源地鼓勵采用熱電冷聯產技術,建立示范工程。
《意見》還要求依托示范項目推動天然氣分布式能源裝備自主化,加大示范項目自主化考核,引導推動分布式能源裝備產業化。長遠目標是到2020年,在全國規模以上城市推廣使用分布式能源系統,裝機規模達到5000萬千瓦,初步實現分布式能源裝備產業化。
2015年前完成天然氣分布式能源主要裝備研制。通過示范工程應用,當裝機規模達到500萬千瓦,解決分布式能源系統集成,裝備自主化率達到60%;當裝機規模達到1000萬千瓦,基本解決中小型、微型燃氣輪機等核心裝備自主制造,裝備自主化率達到90%。
但具體能帶來多大產值,《意見》并未出臺細則。業內人士指出,目前分布式能源本身作用有限,但國外分布式裝備企業已經大規模進入我國,我國相關裝備產業還處于起步階段,因此,裝備業發展機會有限。
發展天然氣分布式能源,并網也是一個問題?!兑庖姟芬蟾鞯睾碗娋W企業應加強配電網建設,電網公司將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納入區域電網規劃范疇,解決天然氣分布式能源并網和上網問題。
林伯強指出,現在分布式能源發電發展比較亂,因為不聯網,受限制較少,各地獨立發展,問題不容易暴露。如若扶持其健康發展,規范發展秩序是必然的要求。但天然氣發電價格遠超煤電,定價問題不解決,并網將非常困難。
同時有業內人士指出,四部委在財政補貼、稅收優惠、電網配套規劃、電價機制改革等方面給出了利好政策,但這僅是原則性、方向性的政策。《意見》不具有約束性,政策落地將是一個待解難題。
以前是需求引導供應,現在是供應倒逼需求。我國在發展、利用天然氣能源方面正在發生這樣微妙的變化。
近日,國家能源局等四部委公布《關于發展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兑庖姟分赋?,我國發展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的主要任務是在“十二五”初期啟動一批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示范項目,“十二五”期間建設1000個左右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項目,并擬建10個左右各類典型特征的分布式能源示范區域,初步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分布式能源裝備產業體系。
專家指出,國家此舉是為即將涌入國內的國外天然氣尋找出路。如果不充分利用就用不完,這就是天然氣供應倒逼市場的情形。國家指導意見要求多用國外資源,目的是保證我國能源安全。另外,我國在天然氣管道建設方面已經投資幾千億元,如果不能大規模利用天然氣,投資成本回收將成問題。
供應激增
天然氣分布式能源是指利用天然氣為燃料,通過冷熱電三聯供等方式實現能源的梯級利用,綜合能源利用效率在70%以上,并在負荷中心就近實現能源供應的現代能源供應方式,是天然氣高效利用的重要方式。
10月18日,華電南寧華南城分布式能源項目正式開工建設。該項目將建設3套60兆瓦級燃氣-蒸汽循環機組,總投資約為8.5億元。建成后向華南城、江南工業園及富士康等企業集中供冷、供熱。
這條管線計劃2012年底之前與西氣東輸二線銜接,保證能夠獲得充足的氣源。據相關人士介紹,南寧華南城分布式能源項目能夠實施,關鍵一點在于能夠銜接西二線,而西二線也需要這樣一個天然氣消費大戶來消化氣源。
廈門大學能源經濟研究院主任林伯強教授指出,隨著我國中緬、中亞和海上LNG三大通道的開通,進入我國的天然氣增加到600億立方米以上;加上俄羅斯西線開通,天然氣供應量可能會達到800億立方米以上;再加上國內的1000億以上的天然氣產量,我國天然氣供應會突然大幅度增加,而其他民用渠道的開拓是個漸進過程。
天然氣發電成本較高已經成了制約天然氣發電的瓶頸,如何消化成本是關鍵問題。
中石油經濟研究院高級經濟師徐博認為,雖然天然氣價高,但其效率高,熱電冷聯動,對能源利用的非常充分,從各方面都有回報。再加上國家的補貼,能夠承受較高的氣價。
林伯強指出,國家要發展天然氣分布式能源對保證用電安全有一定意義。但目前中國分布式發展并不好,相對目前巨大的用電需求來說,貢獻幾乎為零。在今后一段時間,分布式能源仍只是能源的有限補充。
亂局待解
分布式能源全國各地幾乎都在建設,有些地方盲目上馬。林伯強認為,分布式電網發展應當因地制宜,不宜采取遍地開花的模式。
《意見》同時指出,國家將采取財政、稅收等手段促進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發展,中央財政將對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發展給予適當支持,各省、區、市和重點城市可結合當地實際情況給予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項目一定的投資獎勵或貼息。符合一定條件的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項目,可享受相關稅收優惠政策。在確定分布式能源氣價時給予價格折讓。
專家提醒,項目選址必須具有推行天然氣能源的條件,因為天然氣發電成本相對高,非經濟發達地區沒有承受能力。
《意見》為此特別強調,目前只是發展試點項目,在經濟發達、能源品質要求高的地區(包括國家規劃設立的生態經濟區等)或天然氣資源地鼓勵采用熱電冷聯產技術,建立示范工程。
《意見》還要求依托示范項目推動天然氣分布式能源裝備自主化,加大示范項目自主化考核,引導推動分布式能源裝備產業化。長遠目標是到2020年,在全國規模以上城市推廣使用分布式能源系統,裝機規模達到5000萬千瓦,初步實現分布式能源裝備產業化。
2015年前完成天然氣分布式能源主要裝備研制。通過示范工程應用,當裝機規模達到500萬千瓦,解決分布式能源系統集成,裝備自主化率達到60%;當裝機規模達到1000萬千瓦,基本解決中小型、微型燃氣輪機等核心裝備自主制造,裝備自主化率達到90%。
但具體能帶來多大產值,《意見》并未出臺細則。業內人士指出,目前分布式能源本身作用有限,但國外分布式裝備企業已經大規模進入我國,我國相關裝備產業還處于起步階段,因此,裝備業發展機會有限。
發展天然氣分布式能源,并網也是一個問題?!兑庖姟芬蟾鞯睾碗娋W企業應加強配電網建設,電網公司將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納入區域電網規劃范疇,解決天然氣分布式能源并網和上網問題。
林伯強指出,現在分布式能源發電發展比較亂,因為不聯網,受限制較少,各地獨立發展,問題不容易暴露。如若扶持其健康發展,規范發展秩序是必然的要求。但天然氣發電價格遠超煤電,定價問題不解決,并網將非常困難。
同時有業內人士指出,四部委在財政補貼、稅收優惠、電網配套規劃、電價機制改革等方面給出了利好政策,但這僅是原則性、方向性的政策。《意見》不具有約束性,政策落地將是一個待解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