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橫琴新區的權威消息表明,珠海市橫琴新區天然氣利用工程已委托廣西壯族自治區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承擔該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環境影響報告書編制工作已結束。從10月17日發布的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第二次網上公示程序已經完成。記者了解到,該項目環評報告已經進入到橫琴新區行政審批階段。
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第二次網上公示的信息披露:橫琴新區尚無管道燃氣供應,居民使用瓶裝液化石油氣,燃氣普及率較低,燃氣市政設施空白,已無法適應城市發展對能源、特別是清潔能源的需求。而中國海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南海天然氣已在橫琴登陸并設首站,首站至珠海、中山及澳門末站輸氣干線均通過境內并已投入運行,上游設施已具備向新區的供氣能力,為橫琴的天然氣發展創造了條件。
據了解,該工程由珠海城市管道燃氣有限公司建設。項目包括門站及加氣母站1座、加氣子站3座,中壓干管108.5公里、中壓支管37.2公里等。而橫琴門站毗鄰調整后的上游分輸站建設,站址擬建于小橫琴山東部,環島北路以南洋環村界內。目前該用地閑置,用地性質為市政配套設施用地。項目總投資19887萬元,門站及加氣母站總占地面積20625平米(約30.9畝)。項目供氣對象包括居民、公建商業、工業及天然氣汽車用戶。該工程擬定于2011年年末至2013年12月為工程建設期,2014年投產供氣。2020年供應居民用戶約9.1萬戶,氣化率98%。
延伸閱讀
需注意對濕地的保護
這個天然氣項目將對環境產生什么影響?環評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認為,項目在運營期正常情況下,污染物排放量少、含量低,對沿線地區的大氣、水等環境影響較小。報告稱,施工期間,項目永久占地以及沿線臨時用地植被將受到破壞,但受影響的植物種類都不屬于珍稀瀕危的保護植物種類。同時,由于項目完工后綠化工程的建設,引入了大量園林植物,會使得區域生物多樣性有所提高。
但環島西路旁的管線建設位于紅樹林濕地區的邊界處,因此,環評報告指出,在該段管線建設過程中應特別注意對區域生態環境的保護措施,防止施工活動破壞濕地區的生態環境,并盡量減少對濕地區活動的動物的影響。
據了解,根據項目環評公眾參與兩次網上公示獲得的反饋情況來看,大多數公眾認為項目建設對環境產生的影響是可以接受的,但不少公眾要求項目在建設過程及建成后做好污染治理工作,不得影響居民正常的生活及出行安全,真正做好環境保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