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新奧能源收購中國燃氣的“突擊”仍在繼續,中石化也想借此介入城市燃氣市場。
12月13日,中石化和新奧能源發布公告稱,以167億港元?穴約合136億人民幣?收購中國燃氣已發行所有股份。新奧能源承擔收購費用的55%,中石化承擔費用的45%。要約價格為每股3.5港元。收購結束后,在公眾股占比不少于25%的情況下,中石化在中國燃氣的持股比重將從4.22%上升至36%。
新奧能源首席財務官鄭則鍔在13日下午表示,數月前就與中石化溝通此次收購,新奧能源與中石化的合作有利于雙方協同發展,收購完成后,新奧能源將成為中國燃氣的第一大股東。
中國燃氣嫌價低拒被收購
然而,中國燃氣對此收購似乎并不領情。12月14日夜間,中國燃氣發布公告稱,兩家公司的收購要約“未能反映本公司基本價值”,而且“完全未獲邀請”,甚至稱收購要約“屬機會主義性質”。董事會提醒“本公司股東、購股權持有人及有意投資者于買賣本公司證券時務請審慎行事”。
中國燃氣公告還表示,公司已委聘麥格理為財務顧問,以應對新奧能源和中石化聯手提出的收購要約。
對此,中石化董事長傅成玉表示,新奧能源是城市管道燃氣供應商,而中石化是擁有上游業務的油氣生產商,有關合作對股東有利。他強調,目前仍不是考慮提高收購價的時機。而新奧能源方面則稱,公司提出的收購價格合理極具吸引力,并保持開放態度洽談。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16日致電新奧能源擬了解收購進展,并依照對方要求發去采訪提綱,但截至發稿時,記者并未接到對方有關回復。
城市燃氣市場面臨變局
“中石化和新奧能源對中國燃氣發起收購要約,是看準了中國燃氣因高層動蕩所引發的危機,無論是對于中石化還是對于新奧能源來說,這都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對于這宗收購案,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周修杰16日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認為,通過收購中國燃氣,中石化將會加強其在下游燃氣市場的布局,推動天然氣業務一體化發展。新奧能源則可以整合中國燃氣的業務,擴大其市場覆蓋范圍。
周修杰對記者表示:“一旦并購成功,新奧能源將會躍升為國內第一大燃氣分銷商,整體實力將大幅上升。中石化也將全面進入燃氣分銷市場,城市燃氣市場的集中度將會進一步提高,”
雖然,對中石化和新奧能源來說,收購中國燃氣的意義重大,但這個并購案一開始就因為價格問題遭到被收購方的抗拒,注定并購過程不會太順利。
新奧能源面臨收購風險
“中國燃氣股權分散,收購難度較高。”周修杰對記者表示,另外,中國燃氣內部關于是否接受收購要約存在很大爭議,大股東要求的收購價格要高于目前的要約價格。這是這宗并購案面臨的最大困難之一。
還有分析人士指出,雖然在新奧能源和中石化提出收購要約之前,會跟中國燃氣部分股東接洽,但這并不意味著這些股東最終都會接受。新奧能源和中石化能否成功收購,其中的一個關鍵因素是,持有13.43%股份的大股東劉明輝是否愿意出售其股權,而韓國SK集團曾經高價買入股權,其表態也非常重要。
對于這起收購,新奧能源也似乎有些吃力。三大信用評級公司的標普和惠譽都將新奧能源評級列入負面觀察名單,而穆迪也降低其評級。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新奧能源的擴張將可能大幅提升其業務風險或債務負擔,導致新奧能源的凈負債上升,從而削弱其信用狀況。穆迪還表示,由于新奧能源以過橋貸款的方式進行支付,在全球市場不穩定的情況下,將存在再融資的風險。
“對于新奧能源來說,并購中國燃氣的兩大風險是業務整合和資金來源。”中投顧問周修杰告訴中國經濟時報記者,中國燃氣和新奧能源在燃氣分銷市場的業務上存在很大的重合,一旦并購完成,新奧能源能否實現對中國燃氣的業務重組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即使并購成功,新奧能源的資產負債率也將大幅上升,從而給其現金流帶來較大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