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23日從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川中油氣礦潼南采油氣作業區獲悉,截止12月23日,該作業區2011年天然氣年產量達10.01億方,一舉突破10億大關,成為中石油西南地區寥寥可數的具備年產10億方天然氣生產能力的基層單位。
隨著川渝兩地經濟的快速發展,工業、商業用氣量大幅增加,而隨著城市建設、城鄉一體化的推進加快,城鄉居民用氣量也快速增長,據統計,2011年川渝地區用氣量較2010年增長29億方左右,缺口為50億方左右。
潼南采油氣作業區根據今年天然氣供需面臨的新形勢、新要求,通過與地方政府和用戶的溝通協調,按照“保民生、保重點、保穩定”的總體要求,精心編制天然氣輸供計劃,根據今年生產形勢以及近年冬季移峰填谷規律,突出“保民生、保穩定”主題,維護中國石油誠信、穩健、負責任的形象。同時,其進一步加強場站設備的維護管理確保做到安全生產:增加設備定期維護保養次數、站場值班巡檢次數,落實專人進行巡查,防止低溫、凍凝、結冰損傷設備;根據用氣高峰、平段、低谷時段,合理安排設備檢修,以精心維護、細心操作、精益運行來保障設備安全。
此外,該作業區堅決執行《川中油氣礦安全生產準則》,嚴格按照生產運行的“早優精控”和生產管理的“三統一、三結合”原則,科學實施“移峰填谷”等措施,保障了重點的工業和民用氣的安全平穩輸供。目前,老氣田產量遞減持續加大,新氣田產能建設與川渝地區天然氣用戶日益增長的需求相比,存在一定缺口,供需矛盾日漸突出。川中油氣礦潼南采油氣作業區作為中石油的一個基層單位,緊緊圍繞“貢獻能源,創造和諧”的企業宗旨,咬定年度生產目標任務不放松,為保證生產目標任務的順利完成,積極推動產能建設,保證生產任務順利完成。2010年至2011年2年間共投產新井130余口,平均6天一口。
目前,作業區轄區內共有油氣井370余口,現有一線員工321人,按照基本配置2人/井,人員還存在較大缺口。加之目前管理區域地域寬大,橫跨川渝兩地2市3縣46個鄉鎮,75%井站地處偏遠,道路崎嶇,且距離作業區路程大于100公里,車輛往返一次時間在3個小時以上,工作量十分巨大,因此生產管理、建設和后輔配套能力給安全生產管理水平帶來極大的挑戰。為有效提高管道輸運效率,潼南采油氣作業區科學運用HSE管理工具,做好步步確認、啟動前安全檢查等工作,確保了清管作業安全順利進行。今年共實施高風險清管作業90余次,有效的提高輸氣效率至90%左右。截止2011年11月30日,作業區已通過北內環線、北干線向四川、重慶地區平穩供氣9.46億方,平均271萬方/天(按每戶居民每天用氣1方計算,約等于271萬戶居民日用氣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