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量削減是所有油田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中石油曾經最大的油田——大慶油田勘探開發已超過50年,要保持高產,中石油只能開拓新的油田。
“海外大慶”和“西部大慶”是中石油近年來相繼提出的目標;如今,兩個新的“大慶”已基本建成。
1月9日,在廊坊召開的中石油2012年工作會議上,中石油集團公司總經理、黨組成員周吉平在工作報告中表示,中石油“海外大慶”已如期建成。
中石油“海外大慶”之路始于18年前,當時僅有30余位員工到海外開始油氣投資業務;目前,中石油已有1.7萬名員工常駐海外,覆蓋六大洲90多個國家。2011年,中石油海外油氣作業產量當量超過1億噸、權益產量達到5170萬噸,與大慶油田鼎盛時期的產量相當。
中石油還宣布,2011年,長慶油田油氣當量突破4000萬噸,“西部大慶”建設整體布局基本完成。“2012年是長慶油田建設‘西部大慶’的關鍵一年,年產油氣當量將突破4500萬噸,年底具備5000萬噸的油氣生產能力。”中國石油股份公司副總裁、長慶油田公司總經理冉新權說。
其實,長慶油田并不是中石油新發現的油田,而是“大器晚成”的油田。上世紀80年代,長慶油田就已投入生產,但當時原油年產量不到200萬噸;隨后,產量總在1000萬噸油氣當量徘徊;從2006年開始,其油氣產量以每年遞增500萬噸的速度增長,直到2011年,首次突破4000萬噸。
在這兩個新“大慶”中,業內人士認為“海外大慶”對中石油的意義更大。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任浩寧表示,“海外大慶”的建成不僅增加了中石油的原油產量,還推動了其國際化步伐。對中石油來說,國外市場的潛力更大,國內油氣資源繼續增長的空間相對有限,而且海外油氣的資源總量遠遠高于國內,其開采潛力也更加巨大。
中石油內部也對“海外大慶”寄予了更高的期望。中石油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蔣潔敏表示,建成一個“海外大慶”,只是海外業務發展的階段性成果,今后走出去的任務依然艱巨、責任更加重大。
“隨著油氣資源的大量開采,中石油今后的油氣產量增長幅度有限,而且新增油田的品質也呈不斷下降的趨勢。”任浩寧說,已開發油田大部分進入高含水、高采出階段,主力老油田產量處于遞減狀態,中石油在油氣產量增長上面臨不小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