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天然氣在一次能源中的占比僅4%,遠低于全球平均24%水平。根據國家規劃,2015年將達8%,2020年達10%。
天然氣供不應求依賴進口
根據2011年全國能源工作會議,2015年全國天然氣消費量初步規劃為2,600億立方米,凈進口900億立方米;2010年全國天然氣消費量預計在1,090億立方米,未來復合增長率達19%。當然國內的供給一定會快速增長,但仍然不足,故未來中國將更依賴進口,預計凈進口比重將由2010年的11.2%提升至2015年的34.6%。
十二五期間,中國支線管網及城市管網等配套將迎來大規模的建設期。中國天然氣需求快速增長、供需缺口逐漸拉大,勢必顯著拉動天然氣管道的建設進程;國家則大力推進西北、東北、西南、海上四大油氣戰略通道和國內油氣骨干管網建設。
目前,天然氣管網建設已提速:在建的西氣東輸2線,西氣東輸3線、西氣東輸4線、中緬、中衛─貴陽管道、薩哈林天然氣管道、陜京3線、秦沈線、山東天然氣管網在內的17項天然氣管道項目將在2015年前落成投產,屆時中國天然氣管道將圍繞全國天然氣管道聯網,進行配套城市分輸支線建設,建成「橫跨東西、縱貫南北、連通海外」的基本框架,形成以4大氣區外輸管線和進口天然氣管線為主干線、連接海氣登6管線和進口LNG等氣源的全國性天然氣管網。
另外,中國中小城市和農村一般尚未普及管道天然氣,未來將大規模建設,行業增長動力很強。
大規模建設跨國油氣管道
進口液化天然氣(LNG)成本較高,未來將采用成本較低的管道進口天然氣。中國管網尤其是跨國天然氣管網建設滯后,比例非常偏低,故未來將大規模建設跨國天然氣管道;跨國天然氣管道距離長,對管道需求大,因此未來跨國天然氣管道有望實現跨越式增長。未來5年,中國也規劃形成中俄、中哈、中緬3個能源通道煉化產業帶,這有助于大規模建設跨國油氣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