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原油價格從一度跌落到48美元/桶到今年5月中旬上漲到60美元/桶,能源成為了國際金融危機中最為敏感的熱點之一。在未來的歲月里,新能源(泛指剛開始開發利用或正在積極研究、有待推廣的能源,如太陽能、地熱能、風能、海洋能、生物質能和核聚變能等)行業又將迎來怎樣的變局?
“快速發展的新能源產業將有可能在這次危機中借勢而起,成為未來最強勁的經濟支柱。”中國金融研究院院長何世紅這樣表示。
好處多多
去年,記者到北京豐臺區王佐鎮西莊店村采訪,看到村里的街道上豎著一排太陽能路燈,便和村民老王攀談起來。老王指著那高高聳立的路燈桿對記者說:“你看,這高科技路燈一裝上,村子里感覺真是大變樣了。”說話時,老王一臉的喜悅。“這個路燈只用一天的陽光就可以照亮四五個夜晚,既方便還不用花錢,村子里再也不用黑漆漆的了,我們也可以在晚上出來遛彎、健身,生活真是好啊!”
老王的喜悅,早已在國家決策部門的考慮和規劃之中。據國家發改委近期的一項測算表明,到2015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將減少3000多萬噸碳的溫室氣體及200多萬噸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對減輕大氣污染、改善大氣環境質量作用明顯。除此以外,還能提供近50萬個就業機會,能為2500多萬邊遠地區農牧民解決用電問題。
此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產業的發展也將拉動包括機械、電子、化工、材料等相關行業的發展。國內一位從事風電機組設備制造的企業界人士就曾這樣表示,《可再生能源法》明確規定,對于風電特許權項目,上網電價采用招標形式,引入競爭,提高風力發電的經濟性,促進風電機組國產化。
雖然短期內新能源對有效解決生產生活中的能源緊缺以及環境保護等問題并不會帶來明顯效果,但從長遠來看,大力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可以逐步改善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尤其是電力供應結構,促進常規能源資源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緩解與能源相關的環境污染問題,使我國能源、經濟與環境的發展相互協調,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實際上,開發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除了能夠增加和改善能源,有效解決經濟發展中的瓶頸問題以外,還具有廣泛的社會效應。比如,風電產業和太陽能發電就可以解決我國邊疆、海島等偏遠地區的用電用能問題,實現消滅無電縣和基本解決無電人口的供電問題;秸稈發電、沼氣燃料等生物質能的應用可以有助于實現農村電氣化目標,并進一步改善我國農村及城鎮生產、生活用能的條件。
迎來高速增長期
隨著煤炭等價格的變化,我國的火力發電面臨一個困難期。因此,相關行業、各界人士普遍看好新能源的發展勢頭。
據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由于火電持續虧損引發投資大降溫,我國電源結構已悄悄發生變化,水電、核電、風電比例開始大幅上升,核電同比增長73.98%,風電同比增長了173.94%。
據一份統計資料表明,2007年,我國太陽能產業規模已位居世界第一,是全球太陽能熱水器生產量和使用量最大的國家和重要的太陽能光伏電池生產國。到2008年底,中國新能源占能源生產總量比重超過9%,全國累計風電裝機容量躍過1300萬千瓦大關、達到1324.22萬千瓦,風力發電能力排名世界第四,同時,近年來生物質能、核能、地熱能、氫能、海洋能等發展潛力巨大的新能源得到了較大發展。
隨著國家4萬億元經濟刺激計劃的出臺,中央投資也向新能源傾斜,這對新能源的高速發展是一個巨大的刺激。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近期表示,2008年四季度以來,中央在分兩批的新增投資2300億元中,安排節能減排、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投資230億元,占比10%。這表明,在中央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一攬子計劃中,加強節能減排、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是一項重要內容。
風電在我國新能源發展中一直起著排頭兵的作用。中國風能協會秘書長秦海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如果堅持和完善積極的風電扶持政策、穩步增強風電設備生產能力和技術質量水平,預計我國今后數年內將繼續保持每年約400萬千瓦新增裝機的增長速度,2010年可以實現風電累計裝機1400—1500萬千瓦;若2010年后每年新增700—800萬千瓦,達到目前歐洲現有的水平,則2020年保守估計風電可以實現8000萬至1億千瓦裝機。在2020年之后,我國風電可能超過核電成為第三大主力發電電源,在2050年甚至可能超過水電,成為第二大主力發電電源。屆時,風力發電未來可能成為我國的主要戰略能源之一。
行業發展的“興奮劑”
進入5月份,一條消息在坊間不脛而走:國家有關部門正在緊鑼密鼓地制定新能源產業振興規劃,可望近期出臺,從而搭上國家產業振興規劃的末班車。
5月12日,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新能源處處長梁志鵬在“再生能源金融論壇”確認,新能源發展規劃的初稿已經制定完畢,目前交予各部委征求意見。
據權威人士透露,擬議中的新能源產業振興規劃的重點在風電:在原有的兩個規劃中,風電裝機容量的目標為,到2010年,全國風電總裝機容量達到500萬千瓦。而事實上,到2008年末我國風電總裝機容量已經超過1000萬千瓦。
據悉,此次新能源振興規劃的內容包括了核能的開發利用,而這一項在原有兩個規劃中是沒有的。
“未來核能規劃規模應該也有所擴大。”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宏觀經濟處處長牛犁表示,未來核能規劃規模應該也有所擴大。按照原有規劃,2020年核電裝機容量應發展到4000萬千瓦。但自從國家能源局成立以來,100萬千瓦以上裝機能力的項目已經上了35個,以后還可能繼續增加項目。這樣計算,2020年核電規模至少可以發展到7000萬千瓦。
他認為,核電還有一個優勢在于建設期相對較長。現在上馬的風電項目到建成時正好能夠避開目前的用電低谷期,相比之下,風電的建設期相對較短,可能新規劃的項目建成后,仍會遇上行業低谷。
廈門大學能源經濟學專家林伯強在接受記者的采訪時也十分看好核電的未來。他表示,目前來看,水電和風電都依賴于自然資源,以后的開發成本將越來越高,而核電的發展則相反,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核電的建設成本將越來越低。(來源:中國財經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