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氣市場的過剩使得油氣價格聯動將減弱,這種情況至少會持續到2015年左右——這將對天然氣定價機制產生深遠影響。
2009年年末,國際能源署(IEA)發布的《2010年國際能源展望》中稱,美國天然氣已經能實現自給,而全球天然氣市場將面臨過剩。真是世事難料。還記得金融危機爆發之前,美國經濟形勢發展良好,由于本國生產的天然氣不能滿足需求,而在非洲、中東和澳大利亞等地四處尋找氣源,進口液化天然氣(LNG)的價格也不斷走高。美國并非惟一急于得到天然氣的國家,在金融危機前世界經濟的不斷增長中,全球出現了對清潔能源難以饜足的需求。令大多數觀察家都難以想到的是,似乎遙不可及的過剩這么快就到來了。這似乎再次印證了柯林斯商品第一定律:今天的短缺就是明天的過剩。
在這一格局變遷之中起作用的因素,除了國際金融危機致使能源需求大幅萎縮且至今未完全恢復外,美國頁巖氣的大量發現也成為導致供求關系變化的一大砝碼。據報道稱,美國開采的非常規天然氣已經滿足了其一半的天然氣需求,新的頁巖氣開采點在北美遍地開花,使美國在2009年以6000億立方米的產量優勢取代俄羅斯,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氣生產國。因此,頁巖氣被視為“游戲規則改變者”,它的出現改變了天然氣的市場分布、行業狀況和供求格局。
與石油相比,天然氣是一種豐富的、更清潔的能源,因而被寄予了填補全球能源供應與需求巨大缺口的期望。保羅·羅伯茨在其著作《石油的終結》中說,2025年天然氣有可能替代石油成為世界的主導能源。他還認為,隨著液化天然氣的出現以及朝著天然氣轉移趨勢的加速,整個能源經濟在朝著更為潔凈、更為靈活的體系發展。從某種意義上說,天然氣被視為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征途上,真正的無碳能源出現并完全替代化石能源之前的重要過渡性燃料。
由于高油價的支撐,國際天然氣價格曾一直處于高位。突如其來的資源過剩和需求低迷,使天然氣價格市場形勢發生逆轉,已經壓低的天然氣現貨價格被進一步降低。IEA認為,因為需求走弱但供給提高,全球天然氣市場已從賣方市場演變為買方市場,天然氣市場的過剩使得油氣價格聯動將減弱。這種情況至少會持續到2015年左右,可能對天然氣定價機制產生深遠影響。
這一格局的出現,對于天然氣生產國和出口國而言,不是什么好消息,而對于包括中國在內的市場買家來說,無疑將從即將到來的天然氣低價時代受益。
據統計,目前我國的天然氣消費市場已經擴展到全國30個省市區。預計到2015年,中國天然氣需求量將達到2000億立方米,在2008年的基礎上翻一番;2016年至2020年,天然氣需求增速將放緩,但仍將保持年均8%左右的增長,2020年天然氣需求量可望超過3000億立方米。專家認為,未來10年中國經濟仍處于持續較快發展階段,城鎮化和工業化進程將快速推進。同時,從可持續發展角度看,國家對溫室氣體排放的約束將更加嚴格,清潔、低碳發展方式日益受到重視和鼓勵。可以判斷,對推動實現低碳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現實作用的天然氣將進一步得到推廣使用。
目前,我國天然氣市場處于發展初期。從供應面來說,一方面從資源儲量看,天然氣在我國屬于短缺資源,且從勘探到形成規模一直到建成基礎設施周期很長。另一方面進口資源供應以長期合同為主,現貨余量小,市場調整能力有限。從需求面來看,天然氣是高效清潔便捷的能源,而且價格偏低,成為各地都想要的搶手貨。市場的快速發展與資源供應跟不上,是造成我國天然氣市場供需矛盾的根本原因,一旦需求峰值遭遇極端天氣,繃得很緊的供需平衡發生斷裂,大規模短缺就不可避免,“氣荒”就是這么產生的。
世界天然氣市場形勢出現的新變化,對于中國這樣的需求大國來說,可謂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油氣企業應抓住這一時機,加大引進天然氣資源。在需求低迷的時候,天然氣生產國特別需要穩定的出口市場,我國經濟增長及其帶來的能源需求,完全可以為它們提供有保障的長期合同。這是對供需雙方都有利的雙贏之舉。
同時,在新的天然氣市場形勢下,我國國內久拖不決的天然氣價改將由此獲得契機。目前國內單位熱值的天然氣價格與煤炭和石油價格相比處于偏低水平,如果考慮到環境污染等外部成本,天然氣的性價比則更高。由于天然氣不易儲存和運輸的物理特性,國際上天然氣行業一般采取長期合同,面臨的不確定性更大,不同合同價格隨市場變動的差異性也很大,所以企業考慮到國內終端價格的限制因素,在策略上會相對保守。國內企業前幾年購買的價格較高的氣源,只能銷往價格承受能力較高的沿海發達地區,導致市場調節能力不足。而且由于電價受限,出現氣價與電價倒掛,發電越多,虧損越大,所以進口天然氣不得不銷往非電市場。種種行為都是在扭曲的價格困局面前的無奈之舉。
合理的天然氣價格既要考慮國內市場的承受力,也要考慮未來環境標準提高條件下天然氣應有的價格水平,還要保證石油企業有尋找天然氣資源的動力。隨著更多進口天然氣的引進,以及國內天然氣管網的形成,我國應該抓住眼下國際市場天然氣價格下行的時機,積極推進天然氣價格改革,建立和其他能源價格相匹配、隨國際價格浮動的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實現同一個地區來自不同氣源的氣同價。
機遇固然難得,但也稍縱即逝。隨著全球經濟復蘇步伐加快,能源需求增長不久將進入上升通道,屆時天然氣價格必然掉頭向上。我國政府、企業以及社會各方需以時不我待的心態,積極作為,在全球市場格局變遷中抓住有利時機引進資源,并為天然氣的發展營造良好國內市場環境,才能為天然氣經濟的到來做好充分準備。
2009年年末,國際能源署(IEA)發布的《2010年國際能源展望》中稱,美國天然氣已經能實現自給,而全球天然氣市場將面臨過剩。真是世事難料。還記得金融危機爆發之前,美國經濟形勢發展良好,由于本國生產的天然氣不能滿足需求,而在非洲、中東和澳大利亞等地四處尋找氣源,進口液化天然氣(LNG)的價格也不斷走高。美國并非惟一急于得到天然氣的國家,在金融危機前世界經濟的不斷增長中,全球出現了對清潔能源難以饜足的需求。令大多數觀察家都難以想到的是,似乎遙不可及的過剩這么快就到來了。這似乎再次印證了柯林斯商品第一定律:今天的短缺就是明天的過剩。
在這一格局變遷之中起作用的因素,除了國際金融危機致使能源需求大幅萎縮且至今未完全恢復外,美國頁巖氣的大量發現也成為導致供求關系變化的一大砝碼。據報道稱,美國開采的非常規天然氣已經滿足了其一半的天然氣需求,新的頁巖氣開采點在北美遍地開花,使美國在2009年以6000億立方米的產量優勢取代俄羅斯,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氣生產國。因此,頁巖氣被視為“游戲規則改變者”,它的出現改變了天然氣的市場分布、行業狀況和供求格局。
與石油相比,天然氣是一種豐富的、更清潔的能源,因而被寄予了填補全球能源供應與需求巨大缺口的期望。保羅·羅伯茨在其著作《石油的終結》中說,2025年天然氣有可能替代石油成為世界的主導能源。他還認為,隨著液化天然氣的出現以及朝著天然氣轉移趨勢的加速,整個能源經濟在朝著更為潔凈、更為靈活的體系發展。從某種意義上說,天然氣被視為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征途上,真正的無碳能源出現并完全替代化石能源之前的重要過渡性燃料。
由于高油價的支撐,國際天然氣價格曾一直處于高位。突如其來的資源過剩和需求低迷,使天然氣價格市場形勢發生逆轉,已經壓低的天然氣現貨價格被進一步降低。IEA認為,因為需求走弱但供給提高,全球天然氣市場已從賣方市場演變為買方市場,天然氣市場的過剩使得油氣價格聯動將減弱。這種情況至少會持續到2015年左右,可能對天然氣定價機制產生深遠影響。
這一格局的出現,對于天然氣生產國和出口國而言,不是什么好消息,而對于包括中國在內的市場買家來說,無疑將從即將到來的天然氣低價時代受益。
據統計,目前我國的天然氣消費市場已經擴展到全國30個省市區。預計到2015年,中國天然氣需求量將達到2000億立方米,在2008年的基礎上翻一番;2016年至2020年,天然氣需求增速將放緩,但仍將保持年均8%左右的增長,2020年天然氣需求量可望超過3000億立方米。專家認為,未來10年中國經濟仍處于持續較快發展階段,城鎮化和工業化進程將快速推進。同時,從可持續發展角度看,國家對溫室氣體排放的約束將更加嚴格,清潔、低碳發展方式日益受到重視和鼓勵。可以判斷,對推動實現低碳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現實作用的天然氣將進一步得到推廣使用。
目前,我國天然氣市場處于發展初期。從供應面來說,一方面從資源儲量看,天然氣在我國屬于短缺資源,且從勘探到形成規模一直到建成基礎設施周期很長。另一方面進口資源供應以長期合同為主,現貨余量小,市場調整能力有限。從需求面來看,天然氣是高效清潔便捷的能源,而且價格偏低,成為各地都想要的搶手貨。市場的快速發展與資源供應跟不上,是造成我國天然氣市場供需矛盾的根本原因,一旦需求峰值遭遇極端天氣,繃得很緊的供需平衡發生斷裂,大規模短缺就不可避免,“氣荒”就是這么產生的。
世界天然氣市場形勢出現的新變化,對于中國這樣的需求大國來說,可謂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油氣企業應抓住這一時機,加大引進天然氣資源。在需求低迷的時候,天然氣生產國特別需要穩定的出口市場,我國經濟增長及其帶來的能源需求,完全可以為它們提供有保障的長期合同。這是對供需雙方都有利的雙贏之舉。
同時,在新的天然氣市場形勢下,我國國內久拖不決的天然氣價改將由此獲得契機。目前國內單位熱值的天然氣價格與煤炭和石油價格相比處于偏低水平,如果考慮到環境污染等外部成本,天然氣的性價比則更高。由于天然氣不易儲存和運輸的物理特性,國際上天然氣行業一般采取長期合同,面臨的不確定性更大,不同合同價格隨市場變動的差異性也很大,所以企業考慮到國內終端價格的限制因素,在策略上會相對保守。國內企業前幾年購買的價格較高的氣源,只能銷往價格承受能力較高的沿海發達地區,導致市場調節能力不足。而且由于電價受限,出現氣價與電價倒掛,發電越多,虧損越大,所以進口天然氣不得不銷往非電市場。種種行為都是在扭曲的價格困局面前的無奈之舉。
合理的天然氣價格既要考慮國內市場的承受力,也要考慮未來環境標準提高條件下天然氣應有的價格水平,還要保證石油企業有尋找天然氣資源的動力。隨著更多進口天然氣的引進,以及國內天然氣管網的形成,我國應該抓住眼下國際市場天然氣價格下行的時機,積極推進天然氣價格改革,建立和其他能源價格相匹配、隨國際價格浮動的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實現同一個地區來自不同氣源的氣同價。
機遇固然難得,但也稍縱即逝。隨著全球經濟復蘇步伐加快,能源需求增長不久將進入上升通道,屆時天然氣價格必然掉頭向上。我國政府、企業以及社會各方需以時不我待的心態,積極作為,在全球市場格局變遷中抓住有利時機引進資源,并為天然氣的發展營造良好國內市場環境,才能為天然氣經濟的到來做好充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