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據美國宇航局公布的衛星圖像顯示,一塊大小相當于美國曼哈頓島兩倍大的冰山近日脫離了北極附近的一座冰川。這塊巨型冰山是從格陵蘭島西北部的彼得曼冰川分離出來的。據了解,彼得曼冰川位于格陵蘭島地區,距北極點約1000公里,是世界上最北端的冰川。該冰川在2010年就曾經分裂出過一塊巨型冰山。
美國德拉瓦大學地球、海洋和環境學院的物理海洋科學和工程學副教授阿德里亞斯。穆恩喬表示,這些分離出來的冰山盡管外表上仍舊十分宏偉,但由于海底溫度要遠高于海洋表面溫度,冰山在海面以下600米的大部分已經基本融化。在如此短的時間內發生兩次大規模的冰川斷裂,這種情況在過去至少要10到20年時間才會發生。這或是全球變暖現象又一個重要例證。
氣候變化有助北極開發
據美國宇航局近日公布的衛星圖片顯示,北極的浮動冰蓋在過去30年內已大量減少,進一步證明了全球正處于氣候變暖時期。這些圖片是從太空中拍攝到的地球北極冰蓋景象,圖片顯示出北極最古老、最厚的海冰正在以每10年萎縮15。1%的驚人速度消失。
美國宇航局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資深科學家喬伊。科米索說:“最厚的多年冰能夠存在兩個夏天或更久,而年輕的季節性海冰在冬天形成后又會很快地融化。多年冰的迅速消失使得北極海冰變得更加脆弱,可能在夏季進一步萎縮。”
早在2008年的冬天,多年海冰面積就曾創下了最低紀錄,已經減少到上世紀70年代末期的55%。盡管在之后的3年中略有增加,但在2012年的冬天多年海冰會再次萎縮,并將創下第二個最低紀錄。
北極地區一直是地球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北極的環境正在以地球上其它地方兩倍的速度變暖。在北極,氣候變化顯著,明顯影響著生態系統和原住民生活。更令人感到擔憂的是,北極融冰或許會顛覆全球海洋循環。更甚之,消退的冰川和融化的永凍土正在大規模泄漏甲烷,將對全球氣候產生重大影響。通過地面和空中觀測,科學家發現了15萬個甲烷泄漏點,主要分布在格陵蘭與阿拉斯加正在融化的冰川和永凍土一帶。
長遠來看,解封的北極或會成為荒野。但隨著迅速消退的海冰,珍貴的礦產資源得以開發,新的海岸線得以開辟。同時帶給農業、航運、采礦、漁業和能源開采新的經濟機會。
據美國地質調查局2008年的研究,北極可能儲存著900億桶石油和1669萬億立方英尺天然氣,兩者分別占全球尚未開發的石油和天然氣儲備的13%和30%。人們認為這些儲備的84%都在海底。因此像美國、加拿大、格陵蘭島、挪威和俄羅斯這些環北極國家都已頒發了大量石油和天然氣資源的勘探執照。
雖然能源巨頭們都不愿意承認氣候變化其實有助于其在北極的開發,因為他們不希望被扣上“以環境為代價進行牟利”的帽子。但事實上,氣候變化的確使得像阿拉斯加等地區的油田開采變得更容易,不過阿拉斯加在將來較長一段時間內或變成一片開闊的無冰海面。格陵蘭島礦產與石油管理局局長喬恩。司珈伍。尼爾森也承認,這確實是他們決定在格陵蘭島西部迪斯科灣開鉆的主要原因。
能源巨頭VS環保組織
北極地區的產油歷史由來已久。繼1920年在加拿大麥肯齊河谷發現第一個陸上油井之后,已有400多個北極油氣田陸續被發現。在北極,唯一的大型海上開發基地是挪威國家石油公司2007年在巴倫支海開發的斯諾赫維特氣田。
2011年12月,挪威國際石油公司新發現兩個巴倫支海域油氣田,公司希望在2020年之前北極新油井日產總量達到100萬桶。
俄羅斯石油公司與美國埃克森美孚公司今年6月15日簽署協議,確定了共同開發北極喀拉海油氣資源主要條款。此后,俄羅斯石油公司又和意大利埃尼石油公司宣布就喀拉海勘測達成協議。挪威國家石油公司和道達爾公司與俄羅斯天然氣公司共同簽訂協議,將投資400億美元用于巴倫支東海域龐大的什托克曼天然氣田開發項目。
而殼牌公司發言人柯蒂斯。史密斯7月6日在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表示,公司計劃于7月到10月間在波弗特海的一個遠景構造上鉆取2口井以及在楚科奇海的遠景構造上鉆取3口井。他說:“海冰是影響我們不能按時開鉆的主要原因。我們將尋求在8月的第一周開始我們的北極水域鉆井作業。”
在能源巨頭們如火如荼涌入北極的同時,也應看到這些開發項目或許將帶來很大的風險。很多人擔心北極土著文化將消失;一些人預測環北極國家可能會因瓜分資源而爆發沖突;環保人士則警告,開發這些資源存在巨大的環境風險,如果發生一次嚴重的石油泄漏,將給北極脆弱的生態系統帶來災難性的影響。
5月1日,綠色和平組織的環保分子登上殼牌在赫爾辛基港租用的破冰船,以示抗議。
7月14日,綠色和平組織在德國漢堡抗議殼牌在北極地區進行石油勘探。該組織稱,對殼牌的抗議行動遍布德國40多個城市。
7月18日,黑客組織“匿名”黑進五大國際石油公司,散布超過1000封電子郵件呼吁綠色和平理念。這些被黑的公司包括埃克森美孚、殼牌、BP、俄羅斯天然氣公司以及俄羅斯石油公司。
此外,近期美國聯邦政府考慮批準殼牌在北極博福特和楚科奇海的阿拉斯加近海平臺進行鉆井,消息一經傳出即遭到美國頗有影響力的環保人士的強烈反對。
環保組織警示稱,如今更應該擔心的是氣候變化本身,融化的北極將給地球帶來災難性影響:海洋環流將遭破壞,永凍土解凍將釋放大量二氧化碳和甲烷,這樣會進一步加劇氣候變暖;海平面也將上升,格陵蘭冰原每年釋放200億噸冰水,是10年前的4倍;如果繼續變暖,冰原將徹底瓦解,海平面將上升7米,世界上絕大部分大城市將被淹沒。
美國德拉瓦大學地球、海洋和環境學院的物理海洋科學和工程學副教授阿德里亞斯。穆恩喬表示,這些分離出來的冰山盡管外表上仍舊十分宏偉,但由于海底溫度要遠高于海洋表面溫度,冰山在海面以下600米的大部分已經基本融化。在如此短的時間內發生兩次大規模的冰川斷裂,這種情況在過去至少要10到20年時間才會發生。這或是全球變暖現象又一個重要例證。
氣候變化有助北極開發
據美國宇航局近日公布的衛星圖片顯示,北極的浮動冰蓋在過去30年內已大量減少,進一步證明了全球正處于氣候變暖時期。這些圖片是從太空中拍攝到的地球北極冰蓋景象,圖片顯示出北極最古老、最厚的海冰正在以每10年萎縮15。1%的驚人速度消失。
美國宇航局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資深科學家喬伊。科米索說:“最厚的多年冰能夠存在兩個夏天或更久,而年輕的季節性海冰在冬天形成后又會很快地融化。多年冰的迅速消失使得北極海冰變得更加脆弱,可能在夏季進一步萎縮。”
早在2008年的冬天,多年海冰面積就曾創下了最低紀錄,已經減少到上世紀70年代末期的55%。盡管在之后的3年中略有增加,但在2012年的冬天多年海冰會再次萎縮,并將創下第二個最低紀錄。
北極地區一直是地球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北極的環境正在以地球上其它地方兩倍的速度變暖。在北極,氣候變化顯著,明顯影響著生態系統和原住民生活。更令人感到擔憂的是,北極融冰或許會顛覆全球海洋循環。更甚之,消退的冰川和融化的永凍土正在大規模泄漏甲烷,將對全球氣候產生重大影響。通過地面和空中觀測,科學家發現了15萬個甲烷泄漏點,主要分布在格陵蘭與阿拉斯加正在融化的冰川和永凍土一帶。
長遠來看,解封的北極或會成為荒野。但隨著迅速消退的海冰,珍貴的礦產資源得以開發,新的海岸線得以開辟。同時帶給農業、航運、采礦、漁業和能源開采新的經濟機會。
據美國地質調查局2008年的研究,北極可能儲存著900億桶石油和1669萬億立方英尺天然氣,兩者分別占全球尚未開發的石油和天然氣儲備的13%和30%。人們認為這些儲備的84%都在海底。因此像美國、加拿大、格陵蘭島、挪威和俄羅斯這些環北極國家都已頒發了大量石油和天然氣資源的勘探執照。
雖然能源巨頭們都不愿意承認氣候變化其實有助于其在北極的開發,因為他們不希望被扣上“以環境為代價進行牟利”的帽子。但事實上,氣候變化的確使得像阿拉斯加等地區的油田開采變得更容易,不過阿拉斯加在將來較長一段時間內或變成一片開闊的無冰海面。格陵蘭島礦產與石油管理局局長喬恩。司珈伍。尼爾森也承認,這確實是他們決定在格陵蘭島西部迪斯科灣開鉆的主要原因。
能源巨頭VS環保組織
北極地區的產油歷史由來已久。繼1920年在加拿大麥肯齊河谷發現第一個陸上油井之后,已有400多個北極油氣田陸續被發現。在北極,唯一的大型海上開發基地是挪威國家石油公司2007年在巴倫支海開發的斯諾赫維特氣田。
2011年12月,挪威國際石油公司新發現兩個巴倫支海域油氣田,公司希望在2020年之前北極新油井日產總量達到100萬桶。
俄羅斯石油公司與美國埃克森美孚公司今年6月15日簽署協議,確定了共同開發北極喀拉海油氣資源主要條款。此后,俄羅斯石油公司又和意大利埃尼石油公司宣布就喀拉海勘測達成協議。挪威國家石油公司和道達爾公司與俄羅斯天然氣公司共同簽訂協議,將投資400億美元用于巴倫支東海域龐大的什托克曼天然氣田開發項目。
而殼牌公司發言人柯蒂斯。史密斯7月6日在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表示,公司計劃于7月到10月間在波弗特海的一個遠景構造上鉆取2口井以及在楚科奇海的遠景構造上鉆取3口井。他說:“海冰是影響我們不能按時開鉆的主要原因。我們將尋求在8月的第一周開始我們的北極水域鉆井作業。”
在能源巨頭們如火如荼涌入北極的同時,也應看到這些開發項目或許將帶來很大的風險。很多人擔心北極土著文化將消失;一些人預測環北極國家可能會因瓜分資源而爆發沖突;環保人士則警告,開發這些資源存在巨大的環境風險,如果發生一次嚴重的石油泄漏,將給北極脆弱的生態系統帶來災難性的影響。
5月1日,綠色和平組織的環保分子登上殼牌在赫爾辛基港租用的破冰船,以示抗議。
7月14日,綠色和平組織在德國漢堡抗議殼牌在北極地區進行石油勘探。該組織稱,對殼牌的抗議行動遍布德國40多個城市。
7月18日,黑客組織“匿名”黑進五大國際石油公司,散布超過1000封電子郵件呼吁綠色和平理念。這些被黑的公司包括埃克森美孚、殼牌、BP、俄羅斯天然氣公司以及俄羅斯石油公司。
此外,近期美國聯邦政府考慮批準殼牌在北極博福特和楚科奇海的阿拉斯加近海平臺進行鉆井,消息一經傳出即遭到美國頗有影響力的環保人士的強烈反對。
環保組織警示稱,如今更應該擔心的是氣候變化本身,融化的北極將給地球帶來災難性影響:海洋環流將遭破壞,永凍土解凍將釋放大量二氧化碳和甲烷,這樣會進一步加劇氣候變暖;海平面也將上升,格陵蘭冰原每年釋放200億噸冰水,是10年前的4倍;如果繼續變暖,冰原將徹底瓦解,海平面將上升7米,世界上絕大部分大城市將被淹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