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網建設必須突破瓶頸
按照規劃,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目標為,2010年達到能源消費總量的10%左右,2020年達到15%左右。這個目標能否實現,不少人有疑問。周鳳起坦言:“要實現這一目標,任務比較艱巨。如果只看風電、水電等發展的絕對量,達到規劃的目標應該不成問題,甚至可能遠遠超出,但要說到占整個能源消費總量的比例,就難講了。”
周鳳起認為,我國可再生能源儲量豐富。西南地區的水能資源,東北、華北、西北以及沿海的風能資源,西藏、青海、新疆等西部省份的太陽能資源,都有巨大的開發潛力,但實現起來卻首先要解決許多現實困難。“電網建設就是一大瓶頸,沙漠戈壁日照好,面積廣,是太陽能發電的理想地方,可發的電沒法輸送出來。”
開發生物質能,不得危及糧食安全
生物質能作為規劃中確定的重點發展領域,其概念對許多人來說卻還比較陌生。我們可能更熟悉沼氣、生物燃料、垃圾發電等,而這些正是生物質能的主體。
發展生物質能不僅僅出于能源方面的考慮,還將對農業和農村產生顯著影響,有利于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緩解農林廢棄物造成的環境污染。周鳳起建議,農村可再生能源發展應注意規模,沼氣可倚靠養殖場規模化發展,農業廢棄物發電則不宜規模過大,以降低收集原料的成本。
生物質能中最引人關注的是生物燃料的發展,美國就因發展生物乙醇推高了國際糧價廣受指責。“我國耕地有限,不能與糧爭地,更不能用糧食去生產燃料。”周鳳起介紹,現在用糧食制造燃料的研究項目都已經停下來,這已經成為各主管部門的共識。
按照規劃,我國今后將主要以甜高粱莖稈、薯類作物等非糧生物質為原料生產燃料乙醇,以小桐子、黃連木、棉籽等油料作物為原料生產生物柴油。
風力發電亟待降低成本
成本過高是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最大障礙。就電力而言,風電是最接近商業化的可再生能源,但成本仍然比火力發電高,太陽能發電成本就更高了,是火電的數倍至10倍。降低成本是可再生能源規模化發展的關鍵。
“風力發電成本有望短期內下降至可參與市場競爭。”周鳳起預測,隨著風電的大規模開發,其成本將出現比較大的下降。“到2010年,應該可與火電競爭,目前世界上有的地方已經達到這個水平。”
我國風電設備主要部件依賴進口,太陽能發電板效率太低是成本高的主要原因,“突破點還是在技術”。因此,規劃中把促進技術進步,提高裝備國產化制造能力,作為風電發展的指導方針;太陽能開發則提出通過科技攻關、產業化支持,以盡快掌握高純度多晶硅材料的生產技術和工藝,實現規模化生產。
發展可再生能源的鼓勵政策要配套
發展可再生能源技術尚未成熟,投資風險大,生產成本高,單靠市場作用難以獲得足夠的發展空間。周鳳起認為,鼓勵政策對可再生能源發展必不可少,“政府應該發揮主導作用”。目前,我國已經出臺了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支持政策,包括稅收優惠,提供科技和產業化專項資金等,但力度還不夠,體系還不完整,有待進一步加強和補充。
在一系列鼓勵政策中,可再生能源發電定價問題最引人關注。尤其風電已進入大規模開發階段,上網電價將對產業發展產生決定性的影響。周鳳起介紹,電價確定有3種模式,分別是招標定價、固定上網電價和配額交易定價。
“我國以前實行的是招標定價,這有利于降低風電價格,但不利于風電擴大規模。最近,這一定價模式正在調整,最終的定價模式尚在研究中,很可能采取固定上網電價的方式。”周鳳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