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在經濟增長放緩的背景下,中國石油產品象柴油、汽油和煤油消費量的增長明顯減慢,但液化氣消費量仍在以兩位數的幅度上升。初步估計1998年中國液化氣消費量增長了大約15%,從1997年的1,010萬噸增加到1,160萬噸。在1997年,中國液化氣消費量已經超過墨西哥,成為僅次于美國(5,210萬噸)和日本(1,980萬噸)的全球第三大液化氣消費國(見表1)。在低價格的刺激下,中國去年液化氣進口量創歷史最高記錄,從1997年的358萬噸增加到477萬噸,躍增了1/3。國產液化氣增長13%,達到大約720萬噸。在國內液化氣市場,進口液化氣所占的份額從1997年的 35%擴大到 41%。
由于韓國去年進口量減少,中國液化氣進口量現已超過韓國,成為僅次于日本的亞洲第二大液化氣進口國。液化氣生產:商品液化氣產量猛增1998年,中國國內液化氣產量繼續以較快速度增長。在煉油廠原油加工量減少0.3%、汽油、柴油和燃料油產量分別減少1.2%、0.4%和9.4%的同時,液化氣產量增長13%,從1997年的 635萬噸增加到 720萬噸。液化氣的增產部分幾乎全都作為商品售出,煉油廠自用做原料和燃料的數量僅從1997年的101萬噸增加到104萬噸,而商品量卻由 534萬噸增加到 616萬噸,增幅達 15%。價格因素促使煉油廠增產商品液化氣由于近年來民用清凈燃料需求不斷上升,加上液化氣市場的逐漸放開,煉油廠商品液化氣產量持續以兩位數的幅度增長,而煉油廠自用液化氣數量卻一直保持在大約100萬噸左右的水平。煉油廠自用液化氣中有l/3用做原料,生產烷基化油和甲基叔丁基醚( MTBE)等產品。主要由于價格因素,煉油廠寧愿讓象烷基化一類裝置嚴重開工不足或停工,也要多擠出一些液化氣外銷。在過去兩年里,國家兩次將計劃內液化氣價格調高,調后價格比調前的每噸800元提高了一倍。最近一次是在去年夏季,國家計委將計劃內液化氣價格從每噸1,200元提高到1,600元,同時規定計劃外液化氣價格按每噸2000元由企業自行確定。目前,計劃內液化氣僅占水平液化氣產量的不到1/10。絕大部分商品液化氣根據市場的變化趨勢定價銷售。去年煉油廠出廠價最高時曾在春節期間漲到大約2,300元。催化裂化能力擴大使液化氣產率提高商品液化氣產量的快速增長得益于國內為增產汽油和柴油而大規模建設和擴建的深度加工裝置,特別是催化裂化能力的不斷擴大,為增產液化氣創造了有利條件。在1987年到1997年,國內原油一次加工能力翻了一番,達到2.27億噸/年,年均遞增幅度是 7.4%,而催化裂化能力增加了 160%,達到 7375萬噸/年,年均增幅達 10.0%。在輕油收率增加的同時,液化氣產率也顯著提高。在這10年里,商品液化氣產量的增長幅度從最初的5-10%提高到近兩年來的超過15%,使液化氣成為石油產品中增長最為活躍的品種之一。年產量140萬噸增加到534萬噸,10年來年均遞增14%,而同期原油加工量的年均遞增率只有不到5%。液化氣產率也提高了一倍,從1987年液化氣產量占原油加工量的2 0%提高到1997年的4.0%。
液化氣進口:低價格刺激進口恢復增長液化石油氣( LPG)進口在經歷了1997年的停滯之后,在國際市場低價格和國內庫存狀況改善這些有利條件的支持下,恢復了較快的增長步伐。全年液化氣進口量比1997年躍增33%,從358萬噸增加到477萬噸。平均進口單價卻由1997年的每噸235.68美元降低到169.15美元,是至少7年來最低的。中國自90年代初開始大量進口液化氣,進口量從1990年的11.67萬噸增加到去年的476.59萬噸,年均遞增幅度達59%。隨著進口的增加,價格因素對進口活動的影響越來越顯著。最明顯的例子是1997年,當年初沙特阿拉伯液化氣合同價(CP)漲到每噸330美元的歷史高峰時,中國的液化氣進口幾乎停滯。
高價格抑制進口需求1997年2月份的液化氣進口平均單價是有史以來最高的,每噸達358.68美元。消費高價進口液化氣甚至造成民怨沸騰。進口成本的高漲,使得一些進口液化氣用戶紛紛轉向國內煉油廠的液化氣供應,當年的液化氣進口量在連續幾年的高速增長后,僅上升了1%。去年沙特液化氣合同價的平均水平是自1995年以來最低的,為每噸丙烷137.90美元和每噸丁烷143.60美元。7月份沙特合同價曾降到每噸丙烷和丁烷105美元,8月份丙烷僅漲2美元,丁烷價格不變。中國進口量繼而在9、10兩個月連破單月進口最高記錄,分別達到54萬噸和57萬噸。
從近幾年的國際市場價格走勢和中國液化氣進口量的變化來看,中國作為發展中的液化氣市場需要一個較低的價格環境.在較低的國際價格下,預期今后至少5年內即進口液化天然氣( LNG)登陸前,中國仍將具備大量增加液化氣進口的潛力。儲運設施為增加進口創造條件除價格低這一最主要因素外,進口量大幅增加的另一個背景是南方沿海幾座儲運設施投入運轉。去年7月份,與日本丸紅合資的華安公司8萬噸冷凍液化氣庫在廣東深圳投產。而在珠海與阿科公司合資的九豐公司6,000立方米壓力庫的即將投產意味著廣東省今年的液化氣進口量還將以顯著幅度上升。盡管進口增加的重心正由南向北轉移.但去年廠東省仍舊是中國的液化氣進口中心。雖然廣東省進口量占全國進口總量的比例由1997年的74%降到了69%,但進口量仍有接近l/4的增幅.從266.18萬噸增加到去年的327.19萬噸。
其中僅珠江三角洲的珠海和深圳兩市進口量就達243.79萬,占全國總量的51%。廣東省在國內是前屈一指的液化氣消費大省,1997年的液化氣消費量達294萬噸其中進口液化氣占90%。生活用即民用消費量約占廣東省液化氣消費總量的9成.即264萬噸,可以說進口拔化氣全部用于民用消費。工業及商業用消費量只有30萬噸僅占廣東省消費總量的10%。江蘇、浙江和福建是中國液化氣進口的新熱點。在福建省,去年12 月份與臺灣合資的華興公司3萬噸冷凍庫在福州開始運作。在江蘇太倉,華能阿莫克公司早在1997年11月份就投產7一座3.l萬噸的冷凍庫。今年7月份,江蘇張家港和上海金山衛還將分別建成3.1萬噸和5方噸的冷凍庫。江蘇在國內液化氣消費量的排名中緊隨廣東、黑龍江和浙江省名列第4,但如是消費進口液化氣的第二大省。1997年進口液化氣占全省液化氣消費量的一半以上,去年估計這一比例已經上升到 8成以上。1998年該省的進口量增加 90%,從1997年的35.67萬噸增加到67.70萬噸,相當于1993年全國的進口量。浙江省的進口量翻了一番,由11.00萬噸增加到22.48萬噸。在浙江省1997年80萬噸的液化氣消費量當中,進口液化氣僅占14%。福建省進口量則從18.25萬噸增至30.89萬噸。同樣是沿海省份,福建省78.5%的城市燃氣普及率明顯低于上海(94.8%)、浙江(94.9)和江蘇(87.8%),因此福建省增加國產或進口液化氣消費的潛力還很大。
在1997年福建省所消費的27.4萬噸液化氣全部用于生活消費。進口液氣總量中有46%來自沙特阿拉伯。但從中東進口的液化氣增長最多的要數伊朗和阿聯酋,采自伊朗的進口量增加到58.89萬噸。增幅達190%。來自阿聯酋的進口量也增加達31萬噸,增至36.46萬噸(見表6)。陸上大型冷凍庫的陸續建成投產將使長距離運自中東的液化氣進口量繼續猛增。液化氣消費市場:民用市場發展迅速。中國目前是世界第三大液化氣消費市場。 然受東南亞金融危機影響,去年國內經濟狀況不如前兩年,許多企業利潤低下甚至虧損等原因造成的需求減少,使得主要石油產品如汽油和柴油的消費呈低速增長(l-4%),但民用需求為主的液化氣卻仍以兩位數的幅度增長。初步估計1998年全國共消費液化氣1,160萬噸,比1997年的1,010萬噸增長15%。民用需求恢復較快增長民用需求一直是中國液化氣消費增長的動力。生活用液化氣消費量占國內液化氣消費總量的73%,而石油產品中用于生活消費的數量僅占5%,在能源消費總量中生活消費占13%。
液化氣消費構成的這一特點決定了它對民用需求的依賴性。而隨著城市人口的增加,城鄉居民生活質量的改善,以及環保上的需要,來自民用方面對液化氣這種清凈燃料也產生了越來越強烈的依賴性,需求與日俱增。近年來南方(主要是廣東省)液化氣進口量的大幅增長,使民用液化氣進一步成為消費增長的熱點。在進口最多的廣東省,民用液化氣消費量占消費總量的90%,而全國的這一比例是73%。事實上,近年來大量增加的進口液化氣絕大部分用做南方地區城鎮和鄉村居民的生活燃料。1997年國內液化氣消費總量增幅減緩,說到底是民用消費量增長減緩。90年代以來,民用液化氣消費量增幅顯著高于國內消費總量的增長。1990-96年,民用液化氣消費量從158.5萬噸增加到703.4萬噸,平均每年遞增28.2%,比工商業及其他用途消費量15.2%的年均增幅高出13個百分點。而在1997年,在工商業及其他用途的液化氣消費量增長19.6%的同時,民用液化氣消費量僅增長5.5%,甚至比消費總量9.0%的增幅還低得多。可見由國際市場價格高漲引起的進口減弱直接影響民用需求。
低價格促進民用消費市場擴展
去年由于全球經濟增長減弱,能源市場的嚴重供過于求導致石油等大部分商品價格跌落到歷史低點。液化氣價格也處在多年來的低點水平。進口成本的降低還得益于人民幣匯率的穩定,去年全年人民幣對美元基本上保持在1美元兌換8.27元的水平,這使得消費進口液化氣的南方用戶受益匪淺。國內市場的液化氣價格同樣隨國際市場走低。1998年民用液化氣消費量估計已經隨進口的復蘇而恢復較快的增長速度,雖然目前還無法掌握準確的數字,但是估計去年民用液化氣消費量已經從1997年的742萬噸增加到大約850萬噸。其中城鎮民用液化氣消費量已經突破700萬噸,鄉村消費量可能已達到120萬噸水平。在民用液化氣消費量恢復增長的同時,煤炭的生活消費用量減少。中國的人均生活用液化氣消費量估計已由1997年的6.0千克增至6.8千克。液化氣市場、進口和消費前景:對進口需求保持增勢中國作為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液化氣市場的發展潛力依然巨大,特別是民用消費。今后幾年在世界能源價格不出現大幅度上揚、液化氣市場維持較低或適中價格的環境下,中國液化氣市場將會繼續以較快的速度發展。預計到2005年,中國液化氣消費量的年均增長幅度可望保持在6-12%的水平,消費量將從1997年的1,010萬噸增加到1,900—2,500萬噸國內煉油廠的液化氣供應量預計也將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增加產量主要依賴于提高現有裝置開工率來實現。進口原油加工量的增加將使液化氣的產率提高。而石油石化兩大集團公司多進口原油少進口油品的主張,將使包括催化裂化在內的煉油裝置利用率得到提高,液化氣產量可能繼續以較高幅度增長,估計年均增幅為6-10%。到2005年,國內液化氣產量預計將從1997年的635萬噸增加到1,000-l,400萬噸。由于國內產量繼續落后于需求,到2005年國內對進口液化氣的需求量將增加到900-l,100萬噸。影響中國液化氣進口的主要因素近期來看主要是價格。人民幣匯率的穩定也是進口保持健康增長的一個前提。此外,其他競爭性燃料如液化天然氣(LNG)和天然氣未來將對液化氣市場產生影響。不過由于已批準立項的廣東LNG項目需要5一7年時間才能建成投產,估計在20O5年前對液化氣市場不會造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