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和田市第五中學的畢業班開課了,可坐在課堂里的學生都裹著厚厚的冬衣,教室的暖氣片已經在春節期間的連續停暖中徹底凍裂。
這是和田市自2007年入冬以來第4次大面積停暖。和田市集中供暖面積約290萬平方米,采暖單位約兩萬戶,從大年初五起,連續3天-7天的停暖使和田市民苦不堪言。公共場所認識不認識的人見了面就問:“你家有沒有暖氣?”
按規定,和田的供熱時間是每年11月1日至次年3月15日。然而,2007年直到11月20日,和田各供暖點才陸續為用戶供暖,而之后的12月、1月、2月,每個月各供暖點都有少則兩天多則半月的停暖時間。
頻繁的停暖引起和田市民的極大不滿,供暖單位、燃氣公司、政府相關部門都成為市民不斷投訴、造訪的地方,但矛盾卻始終沒能得到解決。
供暖方:停氣致停暖
和田市民翟啟勇對2007年正式供暖的日子記憶猶新,“今年和田的天氣有點反常,比往年冷得多。我們從11月1日開始等暖氣,可直到當月20日,暖氣才供上。”而這,只是這個冬天停暖的開始。
江蘇四星熱力公司是和田市最大的供暖單位之一,該公司負責人張全海提起停暖的事竟也有一肚子苦水。“3年來,供氣商常以欠費或是流量計不正常等理由對我們停氣、限壓或是晚供氣。2005年冬季采暖期,晚供氣10天-35天;2006年冬季采暖期,晚供氣、限壓20天-30天;2007年,晚供氣、停氣5天-30天。沒有氣,我們便無法正常供暖,這不僅侵犯了用暖戶的采暖權益,對我們也造成了巨大損失并造成了極壞的社會影響。”
“我可以拍著胸脯保證,每一次停暖都不是因為我們的鍋爐房出了什么問題,而是鍋爐房沒有天然氣可燒。今年第一次供暖晚了20天,是因為那時我們正按天然氣公司的建議安裝智能劑量控制管理系統,其間為如何支付安裝費鬧得不愉快,天然氣公司沒有按時供氣。”
記者了解到,停暖并不是全市集中統一的停暖,而是各供熱點均有部分片區停暖。拿江蘇四星熱力公司來說,該公司有15個燃氣鍋爐點,每次停暖都是因為其中幾個鍋爐點被停止供氣。
天然氣供暖早生矛盾
為什么和田的供暖對天然氣如此依賴?
塔里木油田和田河氣田于2004年11月26日向和田市供氣,由此揭開了和田市使用天然氣的歷史新篇章。2005年,和田出于節約資源、優化環境的考慮,通過招商引資,迅速展開了城市由煤炭鍋爐向天然氣鍋爐轉換的供暖工程改造。2005年11月,和田成為全國首個實現天然氣供暖的中型城市。
江蘇四星、西寧高效和高登威爾便是當年來疆的天然氣供暖投資商。據和田燃氣辦介紹,目前,和田市共有145個天然氣鍋爐點,這3家內地投資商占有39個鍋爐點,每個鍋爐點擁有十幾甚至幾十臺鍋爐,供熱面積占全市供熱面積的三分之一。
和田市天瑞燃氣公司作為該市僅有的一家天然氣公司,向市民及供暖投資商供應天然氣。
然而,合作從一開始就不順利。“2005年,我們與和田市招商局簽訂《天然氣供暖合同》時在合同中注明,每年由市政府相應地給我3家供暖投資商撥付鍋爐補貼款。可在撥付第二批補貼款時,原和田市鍋爐改造工程指揮部卻將這部分款直接撥付到了天然氣公司,說是作為我們3家投資商欠天然氣公司的氣款。而在事后,天然氣公司否認該款為所欠的氣款。”在一份3家投資商聯合起草、準備報和田地委、行署、市委、市政府的文件中,記者看到了這段關于矛盾根源的描述。顯然,這為雙方不斷深化的矛盾埋下了伏筆。
日前,記者通過電話聯系到和田天瑞燃氣公司總經理鄒瑞良,就這個問題,他表示不愿多談,只說這3家供熱單位欠他們1500多萬元的天然氣款,停氣是不得已的辦法。
燃氣公司停氣,供暖商的鍋爐就無法點火,采暖戶挨凍;對供暖不滿,用戶開始拒交暖氣費。由此,燃氣公司、供暖商及采暖用戶之間形成了環環相扣的債務鏈條。
12次協調會無濟于事
和田市燃氣辦公室主任任鹽生曾按規定要求天瑞燃氣公司正常供給天然氣,但收效不大。任鹽生說:“作為直接管理燃氣公司的部門,我們竟然起不到什么作用,我們只能把問題繼續向上反映。”
和田市燃氣辦公室成立于2005年年底,成立初期只有任鹽生一個人負責這方面的事務,直到2007年8月才增派了工作人員。三年來,燃氣辦也一直被供暖的事情糾纏。
2007年,和田市進入了實現天然氣采暖的第三個采暖期。由于這個冬季和田氣溫整體下降,停暖事件使郁積3年的矛盾凸顯。供暖單位、燃氣辦的投訴電話一天24小時響個不停,市民甚至結伴到政府相關部門反映問題,要求盡快恢復供暖。
記者從多方了解到,和田市政府在2007至2008這個冬季為供暖問題已先后12次召集燃氣公司、供暖單位等進行協商,要求雙方矛盾盡快通過法律程序解決,但不能給市民生活造成不便。和田市委副書記張智德告訴記者:“目前和田市的供暖問題已無法通過一般的行政手段解決,此前為保障正常供暖,政府曾有所妥協,但今年,矛盾已到了不能忽視事件根源的地步。這個采暖期結束后,政府會下大力氣徹底解決這個問題。”
這是和田市自2007年入冬以來第4次大面積停暖。和田市集中供暖面積約290萬平方米,采暖單位約兩萬戶,從大年初五起,連續3天-7天的停暖使和田市民苦不堪言。公共場所認識不認識的人見了面就問:“你家有沒有暖氣?”
按規定,和田的供熱時間是每年11月1日至次年3月15日。然而,2007年直到11月20日,和田各供暖點才陸續為用戶供暖,而之后的12月、1月、2月,每個月各供暖點都有少則兩天多則半月的停暖時間。
頻繁的停暖引起和田市民的極大不滿,供暖單位、燃氣公司、政府相關部門都成為市民不斷投訴、造訪的地方,但矛盾卻始終沒能得到解決。
供暖方:停氣致停暖
和田市民翟啟勇對2007年正式供暖的日子記憶猶新,“今年和田的天氣有點反常,比往年冷得多。我們從11月1日開始等暖氣,可直到當月20日,暖氣才供上。”而這,只是這個冬天停暖的開始。
江蘇四星熱力公司是和田市最大的供暖單位之一,該公司負責人張全海提起停暖的事竟也有一肚子苦水。“3年來,供氣商常以欠費或是流量計不正常等理由對我們停氣、限壓或是晚供氣。2005年冬季采暖期,晚供氣10天-35天;2006年冬季采暖期,晚供氣、限壓20天-30天;2007年,晚供氣、停氣5天-30天。沒有氣,我們便無法正常供暖,這不僅侵犯了用暖戶的采暖權益,對我們也造成了巨大損失并造成了極壞的社會影響。”
“我可以拍著胸脯保證,每一次停暖都不是因為我們的鍋爐房出了什么問題,而是鍋爐房沒有天然氣可燒。今年第一次供暖晚了20天,是因為那時我們正按天然氣公司的建議安裝智能劑量控制管理系統,其間為如何支付安裝費鬧得不愉快,天然氣公司沒有按時供氣。”
記者了解到,停暖并不是全市集中統一的停暖,而是各供熱點均有部分片區停暖。拿江蘇四星熱力公司來說,該公司有15個燃氣鍋爐點,每次停暖都是因為其中幾個鍋爐點被停止供氣。
天然氣供暖早生矛盾
為什么和田的供暖對天然氣如此依賴?
塔里木油田和田河氣田于2004年11月26日向和田市供氣,由此揭開了和田市使用天然氣的歷史新篇章。2005年,和田出于節約資源、優化環境的考慮,通過招商引資,迅速展開了城市由煤炭鍋爐向天然氣鍋爐轉換的供暖工程改造。2005年11月,和田成為全國首個實現天然氣供暖的中型城市。
江蘇四星、西寧高效和高登威爾便是當年來疆的天然氣供暖投資商。據和田燃氣辦介紹,目前,和田市共有145個天然氣鍋爐點,這3家內地投資商占有39個鍋爐點,每個鍋爐點擁有十幾甚至幾十臺鍋爐,供熱面積占全市供熱面積的三分之一。
和田市天瑞燃氣公司作為該市僅有的一家天然氣公司,向市民及供暖投資商供應天然氣。
然而,合作從一開始就不順利。“2005年,我們與和田市招商局簽訂《天然氣供暖合同》時在合同中注明,每年由市政府相應地給我3家供暖投資商撥付鍋爐補貼款。可在撥付第二批補貼款時,原和田市鍋爐改造工程指揮部卻將這部分款直接撥付到了天然氣公司,說是作為我們3家投資商欠天然氣公司的氣款。而在事后,天然氣公司否認該款為所欠的氣款。”在一份3家投資商聯合起草、準備報和田地委、行署、市委、市政府的文件中,記者看到了這段關于矛盾根源的描述。顯然,這為雙方不斷深化的矛盾埋下了伏筆。
日前,記者通過電話聯系到和田天瑞燃氣公司總經理鄒瑞良,就這個問題,他表示不愿多談,只說這3家供熱單位欠他們1500多萬元的天然氣款,停氣是不得已的辦法。
燃氣公司停氣,供暖商的鍋爐就無法點火,采暖戶挨凍;對供暖不滿,用戶開始拒交暖氣費。由此,燃氣公司、供暖商及采暖用戶之間形成了環環相扣的債務鏈條。
12次協調會無濟于事
和田市燃氣辦公室主任任鹽生曾按規定要求天瑞燃氣公司正常供給天然氣,但收效不大。任鹽生說:“作為直接管理燃氣公司的部門,我們竟然起不到什么作用,我們只能把問題繼續向上反映。”
和田市燃氣辦公室成立于2005年年底,成立初期只有任鹽生一個人負責這方面的事務,直到2007年8月才增派了工作人員。三年來,燃氣辦也一直被供暖的事情糾纏。
2007年,和田市進入了實現天然氣采暖的第三個采暖期。由于這個冬季和田氣溫整體下降,停暖事件使郁積3年的矛盾凸顯。供暖單位、燃氣辦的投訴電話一天24小時響個不停,市民甚至結伴到政府相關部門反映問題,要求盡快恢復供暖。
記者從多方了解到,和田市政府在2007至2008這個冬季為供暖問題已先后12次召集燃氣公司、供暖單位等進行協商,要求雙方矛盾盡快通過法律程序解決,但不能給市民生活造成不便。和田市委副書記張智德告訴記者:“目前和田市的供暖問題已無法通過一般的行政手段解決,此前為保障正常供暖,政府曾有所妥協,但今年,矛盾已到了不能忽視事件根源的地步。這個采暖期結束后,政府會下大力氣徹底解決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