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天天津市氣溫驟降,供熱部門也開始忙碌起來。昨日(23日),記者來到天津市首個供熱改燃試點———和平區同發里供熱站,走近天津首位燃氣司爐工胡憲和師傅,感受他全新的工作狀態。
“這下好了,絕對環保啊,再也看不到煤灰了!”昨日8時,在和平區同發里供熱站,胡憲和站在兩臺新式鍋爐前,向記者感慨道,“以前工作時,我要不斷鏟煤往爐子里添送,后來改成機械化用履帶傳送,但運煤、倒爐灰時,還是難免弄得灰塵飛揚?,F在用了新設備,不產生爐灰渣,環保又干凈。而且只要簡單地旋轉一下按鈕,就可以完成加氣、加水。”
接著,記者跟隨胡憲和來到監控室,兩臺數字化機器映入記者眼簾。“兩臺鍋爐形成一次管網,熱水流向所屬的4個分熱站,形成二次管網,然后再入戶。通過兩臺數字化機器,不僅可以監控鍋爐內水溫、水壓以及電機運轉情況,還可以隨時了解二次管網的水溫、流速等信息。輕點屏幕,即可完成相關調節,比以前便捷多了。”胡憲和一邊認真地監測著電腦顯示屏,一邊向記者詳細地介紹著。
輪到值班,胡憲和要和另一名同事連續堅守崗位12個小時。“每小時都要抄寫水溫、水壓、流量、電流等數據,并進行核對。盡管工作方便了,但卻絲毫馬虎不得。”胡憲和說。除了隨時監控,他還不時拿起手電筒,仔細檢查著鍋爐每一個易漏點,“雖然是新機器,但畢竟是剛運行,安全第一嘛!”
據了解,和平區同發里供熱站自本月9日開始低溫試運行,15日正式供熱,為轄區內27萬平方米、6000余戶居民送去熱量,使居家溫度基本達到18度的供熱標準。到2012年底,和平區將實現全部改燃并網,供熱將會變得更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