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天開始,我省六個市的市民用天然氣就要多掏錢了。根據省物價局昨天發布的信息,今天起,合肥、馬鞍山、滁州、蚌埠、淮南、銅陵六個市調整居民生活用氣價格,每立方米上調0.20元至0.31元不等。其中合肥市每立方米上調0.23元,調整后售價為每立方米2.33元。
六市民用天然氣價格上調
部分市民可能還記得,在2010年10月底,合肥進行了民用天然氣價格調整聽證會。不過,由于此后物價一路上漲,國家發改委和省政府發布了一系列通知,暫停出臺政府性提價項目,我省居民生活用氣價格也暫時停止調整。
當年,召開民用天然氣價格聽證會的原因是,在2010年6月份,國家發改委提高了國產陸上天然氣出廠基準價格,調整幅度是每立方米上調0.23元。省物價局說,由于暫停調整民用天然氣價格,各地燃氣公司也因此承擔了21個月上游價格上調的壓力。
在推遲了一年多后,根據省物價局的通知,這一價格調整在今天塵埃落定。從3月1日起合肥、馬鞍山、滁州、蚌埠、淮南、銅陵市調整居民生活用氣價格,每立方米上調0.20元至0.31元不等。
下游跟著調價不需再聽證
這一次調價的同時,還同步建立了天然氣上下游價格聯動機制。省物價局一位工作人員說,上下游價格聯動機制通俗的解釋就是:今后當上游門站價格變動時,咱們民用天然氣價格,不用經過聽證會的程序,就可以跟著一起調整了。
不過,這一聯動機制并不是上游調多少,下游也調多少。省物價局表示,不同城市由各市價格部門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后,啟動聯動機制,其中居民生活用氣價格調整,必須報省物價局批復后才能執行。
昨天下午,記者聯系了合肥市物價局商品價格處。他們透露了合肥市居民天然氣價格的具體聯動方式。以后,合肥市天然氣到戶銷售價格與天然氣綜合門站價格將作同步、同向聯動調整。上游漲價或者降價,合肥也跟著漲價或者降價。
合肥市天然氣價格漲跌基本上與上游的漲跌差不多,只不過按照比例增加了氣損的成本。而氣損也將按省物價局核定的標準執行。
暫沒漲價的,陸續也要調
除黃山、亳州、六安外,其余7個市待履行程序后也將調價
昨天,針對調價的相關問題,記者采訪了省物價局。據了解,除了此次調價的6個市和沒有開通管道天然氣的黃山、剛剛開通管道天然氣的六安、亳州,我省其余7個市也會陸續調價。
為何調價幅度不一?
為何銅陵只漲兩毛,而蚌埠卻要漲價三毛多?一看到調價的表格,相信很多市民都會提出這一問題。
省物價局的解釋是,由于各地與天然氣主管的距離不一樣,因此各地天然氣價格中附加的省內短輸費用也不一樣。省物價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2010年12月,我省調整了省內短輸價格,銅陵的價格下降了0.03元,蚌埠和淮南的價格上調了0.08元,這一次也都在國家發改委每立方米0.23元的調價幅度上進行了增減。
咋沒實行階梯氣價?
合肥的一些市民可能還記得,合肥市在2010年召開民用天然氣價格調整聽證會的時候,提出了一個階梯氣價的調整方案。不過,這一次為何沒有采取這一“流行”的計價方式呢?
省物價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階梯價格的作用主要是促進社會節約,而考慮到我省居民用氣量普遍都不大,因此這一次調價就沒有采取這一方案。
從何時用的氣按新價?
雖然今天開始,新價格就實行了,但是根據各家各戶的抄表周期,很可能一個周期內有一部分是老價格實行時使用的氣,有一部分是新價格實行后使用的氣。而各地燃氣公司也不可能在今天凌晨統一抄表。
針對這一問題,省物價局表示,在價格調整后的首次抄表前所用的天然氣,都按照調價前的老價格收費。
低收入群體有啥補貼?
這一次調價勢必會給各個城市的低收入群體帶來影響。省物價局表示也考慮到了這一方面的內容。這一次調價的六個城市,在保障低收入群體利益方面都推出了保障措施。
比如,合肥、蚌埠、淮南三市對低保戶每月使用量在15立方米以內的不提價,仍按每立方米2.10元價格收取,15立方米以上的執行新價格;滁州市對低保戶用氣不提價,按原價格收取,每立方米優惠了0.23元;銅陵市對特困戶每月每戶減免10元用氣費;馬鞍山市則規定,水電燃氣連續三個月漲幅超過5%,提高低保保障標準等。
其它市會跟著調價嗎?
很多市民可能會問,我省有16個市,為何這次只調整這6個市的天然氣價格呢?省物價局的解釋是,其他部分城市,正在履行價格調整程序,待完成程序,經省物價局批復后,也會調整居民生活用氣價格。
記者了解到,目前我省16個市,除黃山外的其他15個城市已經開通了管道天然氣。六安、亳州是剛剛開通,因此不存在調價問題。其他尚未調價的城市,都會陸續進行調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