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2006年,做了整整六年的研發,技術上依然沒有突破,最后,“連專家都全部撤走了”。但是,作為江西三森紙業有限公司(簡稱“三森”)的董事長,鄭昌今咬牙堅持了下來。
這項難以攻破的堡壘就是造紙業的上游——制漿產業中的清潔生產技術。簡單說來,就是通過設備改造,使企業在用半化學法制漿的過程中,自行消化那些污染藥液,使污染液的排放量達到最低,溶液濃度達到國家標準。
實際上,早在2003年,公司的技術在美國的實驗室已獲得成功,但設計人員在隨后的工業化環節上碰到很大的問題。不過,由于鄭昌今的堅持,今年初,公司終于獲得竣工驗收的環評,公司得以進入量產。
對于政策的新變化,三森自然也留意到了:“十一五”期間將關停落后造紙產能650萬噸,今年底前將關停其中約550萬噸的落后產能。“650萬噸是什么概念?整個中國的制漿能力是每年2000多萬噸,其中非木漿源占到了1300萬噸。650萬噸相當于非木漿源中一半的產能!”對于鄭昌今來說,這樣的一個機會無疑為公司創造了大展拳腳的時機。
“黑液”變身“木質素”
“說實話,最初上馬這個制漿項目時,我們的選擇權很少。”鄭昌今回憶道,“不過好在江西省的環保局對這個項目挺感興趣,派了三批專家前來調查,最后認可了我們。”
鄭昌今是土生土長的上海人。留美歸國后,他卻把三森開到了江西宜春市。
這是因為從2003年起,所有新建的造紙制漿項目都必須經過環保局的審批,只有當地的環保局同意了,廠家才能建起來。更何況,三森的技術當時尚處于實驗室階段,誰也無法預言這項技術能否實現工業化。
不過,當時的鄭昌今并沒有想到,兩年多后,這項技術的工業化進程依然無所進展,就連江西省環保局也對公司長期的試驗漸漸沒了信心。那是公司最困難的時期,如今回想起來,那段進退兩難的日子卻給了鄭昌今不少啟發。
“環保和制漿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產業,公司當時請了兩批人做,建了兩條生產線,一條是制漿線,一條是處理線。結果發現,做廢棄物處理的成本根本不是我們所能承受的,技術無法使工廠盈利,于是,整個工藝都被顛覆掉了。”他回憶道。
看清了這個癥結后,鄭昌今將生產和環保納入一套體系下,力求在流程設計中用最小的成本,達到環保的目的。
簡單說來,公司將制漿過程中產生的黑液進行技術處理后,重新投放到系統里去。這樣一來,這部分黑液就在系統里循環反應,“循環的次數越多,排放量就越少”,最后,這部分溶液蒸發后可以提取出一種叫“木質素”的物質,用來做混凝土的添加劑。
盡管木質素的市場尚處于培育階段,但“作為石油萃取物的替代性產品,木質素的單價也在看漲”。鄭昌今告訴記者,木質素產生的收入能平衡其處理成本,因此,在紙漿市場售價差別不大時,三森通過這種“二次銷售”,能使公司獲得較好的利潤。
實際上,除了生產木質素外,處理黑液還有一種更為傳統的技術——“堿回收技術”。這種技術通過對黑液的濃縮、燃燒、反應,生成堿和碳酸鈣,再將堿投入生產。不過在鄭昌今看來,非木類纖維材料的堿回收技術,特別是半化學漿工藝的堿回收技術在國內外尚不成熟,于是木質素成了替代堿回收的一種途徑。
“即便是制作木質素,依然涉及黑液的濃度問題,能做到自我平衡或略有盈利已屬不易。”與此同時,公司還在研發半化學漿的堿回收技術,“如有突破,將為公司提供兩種黑液處理模式”。
無論采取哪種模式,對三森這樣的企業來說,關鍵就在于降低成本,維持毛利水平。原因是“通常情況下,紙漿的最終售價比較固定,制漿廠為了追求利潤,就必須不斷壓縮生產成本。成本壓得越低,利潤就越高,三森力求的就是將環保成本盡量消化掉。”鄭昌今這樣說道。
緊握技術“傳統的制漿工藝下,一萬噸的制漿能力對應了1億元的投資,其中,環保費用占了大頭。而對于三森公司來說,一萬噸的產能只需同業三分之一的成本。”談到這點,鄭昌今顯得自信滿滿。
據他介紹,和普通的造紙廠相比,三森的“設備本身并沒有多大變化,只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做些改造。”他告訴記者,“這也就是我們能大規模地收購由于環保而淘汰下來的廠家的原因。”
根據他的計劃,公司將在近兩年被關閉的企業內,選擇合適的對象進行收購兼并。而在收購的同時,三森也獲得了快速擴張的可能。
對于如此快的發展,公司想出了一系列方法來避免競爭對手的跟風。鄭昌今表示,三森的技術分為物理反應和化學反應兩部分。物理反應即通過各種研磨、機械的手段提取,“只需把機器打開再裝上就能了解”,因此被模仿復制的可能性非常高。而對于化學反應,人們只需知道反應的時間、配方、溫度,便能輕易地操作。
“考慮到這些,我們打算只做生產,而放棄技術轉讓和出售設備。”鄭昌今表示。在他看來,技術轉讓當前有很大的風險,一旦技術的壁壘被攻破,這項專利就會被沒有授權地復制,屆時,公司就失去了賴以生存的核心競爭力。
更何況,公司的前期研發做了七年,一旦做技術轉讓,“七年的成果只要寫在一張紙上,對方就全明白了”。因此,鄭昌今還想到了“把核心技術燒在不可譯的芯片里”。
今年初剛拿到竣工驗收環評的三森,在3月上馬了第一條年產1.2萬噸的生產線,10月還將再上馬一條2.2萬噸的生產線。截至今年底,三森的產量預計為1萬噸,收入在3900萬左右。
“到2010年,新廠的10萬噸產能就會開始釋放,到時的收入會在5.5億元左右。”鄭昌今表示,到2012年時,公司的年產能計劃達到100萬噸。
造紙產業具有資金密集的特點,進一步的擴張意味著資金的缺口。鄭昌今告訴記者,公司目前正在啟動第一輪融資,金額在4500萬美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