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先問個問題:
為什么停車場一定要有桿?
你可能從來沒想過這個問題,也或許你曾因它而惱火——因為它影響了你車輛進出的速度。但是,這個桿的存在,至今為止,少有人質疑過。
2019年5月,阿里巴巴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博士提出了這個問題。隨后,他的同事們陷入思考,并給出了解決方案:停車場入口安裝攝像頭,記下車牌號后,車牌號和支付寶綁定,便可以實現自動扣款。
這樣,停車桿就無需存在了。
這是當前產業互聯網時代下的一個場景。
互聯網在賦能傳統產業,而支付寶作為一家科技公司,正在金融行業的各個領域開枝散葉:如針對保險業推出的相互寶、針對跨境服務推出的區塊鏈全球匯款、針對公益事業推出的螞蟻森林業務等等。
這就好像在“無人區”探索,創新孕育在未知的土壤,打破的是原有的思維定勢和認知。
這里的創新,用另一個例子來說明,就更好理解了:
1865年英國議會通過的《機動車法案》中規定,每輛在道路上行駛的機動車,必須由3人駕駛,其中一人必須在車前50米外做引導,還要用紅旗不斷搖動為機動車開道。
今天看來,這個規定匪夷所思,但在當時卻是天經地義。因為當時他們是用管理馬車的方式,來約束汽車的。
這種局限于既有經驗而自我設限的現象,就叫“跳蚤效應”。
“跳蚤效應”來源于一個有趣的實驗:科學家在玻璃杯中放入一只跳蚤,跳蚤輕易就可以跳出來。接著把這只跳蚤放入加蓋的玻璃杯中,結果跳蚤撞到蓋子,跳不出去。
連續多次后,跳蚤改變跳躍高度以適應環境,每次跳起,總保持在玻璃蓋以下的高度。一周之后,蓋子取下來,但跳蚤卻再也跳不出來了。
最終,這只跳蚤,變成了“爬蚤”。
這個玻璃杯,就如同我們所生活的世界。我們的認知,往往受限于過往的經歷。如果我們不打破思維定勢,就永遠不可能知道,玻璃杯外面的世界有多大,甚至會忘記,我們曾擁有“跳躍”的能力。
尤其,隨著年齡的增長,經驗的積累,我們更容易變得思想僵化、固步自封。
新的一年到來,試著問問自己,過去的一年里,我都有哪些成長?成長了多少?成長速度又如何?怎樣才能更快更高更強?我又是否過于依賴既有的“成功模式”?
道理雖簡單,但人們很容易默認現有的高度,不敢或怠于嘗試另一個新的“高度”。若要避免沉溺舒適圈,就應破除以下思想“毒瘤”。
1、沒有目標
哈佛大學曾對一群智力、學歷、環境等客觀條件相似的年輕人做過一個長達25年的追蹤調查。25年后,這些調查對象的生活狀況如下:
3%有清晰且長遠目標的人,25年來幾乎都不曾更改過自己的人生目標,并向實現目標做著不懈的努力,他們幾乎都成了社會各界頂尖的成功人士;
10%有清晰短期目標的人,大都生活在社會的中上層,是各行各業不可或缺的專業人士,如醫生、律師、工程師、高級主管等;
60%目標模糊的人,幾乎都生存在社會的中下層,能安穩的工作與生活,但都沒有什么特別的成績;
余下27%沒有目標的人,仍在社會的最底層過著動蕩不安、時常抱怨的生活。
目標的好處不言自明,它賦予我們做事的動力和意義感,像“指南針”一樣指引我們,讓我們在前行的過程中,可以不斷校準和糾偏,最終無限趨近我們的預期。
沒有“指南針”,我們就如同航行在汪洋大海,在尋找歸途的過程中,極易迷失方向。
事實上,很多人想要改變自己的處境,但卻沒有明確的目標。市面上關于方法論的指導不在少數,它們都是提高執行力和效率的各種工具,但只有個人的目標,沒有人能夠幫助你完成。
如果沒有目標,努力只是一種自我麻痹。
所以,新年新氣象,你制定新年目標了嗎?如果可以,還可以把時間拉長,比如說50年。
《記事本圓夢計劃》的作者熊谷正壽,任日本第一互聯網集團企業GMO董事長,18歲輟學,35歲時擁有第一家上市公司。他用書中介紹的方法,定目標、做詳盡的計劃,高效的處理工作。他用SMART法則來衡量自己的人生目標,并作了15年的計劃,之后甚至還做了55年的計劃。
美國行為學家J·吉格勒提出過這樣一個觀點:設定一個高目標,就等于達成了一部分目標。有許多人一生無所建樹,不是因為他們的能力不足,而是因為他們給自己定的目標不足以釋放出全部的潛能。
2、不敢嘗試
卡羅爾·德韋克的著書《終身成長》中說:你與牛人的差距,就在于思維模式的不同。
這本書的核心觀點是,我們獲得的成功并不是能力和天賦決定的,更受到我們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展現的思維模式的影響。
書中介紹了兩種思維模式:固定型思維模式與成長型思維模式。前者傾向于認為人的能力無法改變,而后者則認為人可以通過不斷努力達成目標。
同樣一件事,不同思維模式的人,看法截然不同,采取的行動也全然不同。因此,往往思維方式決定了我們如何成長,并引領我們達到什么高度。
因此,破除自身慣性,就應從思維模式上解決。有時,我們之所以止步不前,成為“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人,往往可能是過于恐懼失敗。而這種恐懼,則可能源于過多的負強化。
所謂“負強化”,就是不斷被否定、被指責、被拒絕、被怒斥等等。心理學有一個詞叫“習得性無助”,由于平日過多的挫敗經歷造成了內心的貧乏,使人喪失創造的熱情。
我們可能曾橫沖直撞,但后來因為挫敗和懲罰,讓我們學會了不再嘗試,甘于現狀。哪怕“蓋子”不復存在,我們卻仍可能畫地為牢。
網球冠軍李娜,作為一個世界級的專業運動員,卻曾陷入了深度的自我懷疑之中。緣由是當時的教練,十年來都沒有表揚過李娜。缺乏自信導致了過往的她表現不佳。
負強化過多,可能對人造成思想上的“矮化”。一旦人開始自我設限,他就與“爬蚤”無異。所以,你首先要從思想上剔除這些“毒瘤”,從一個固定型思維的人,變成一個成長型思維的人;再者,盡早與有活力的人為伍,遠離那些思想僵化的人群;最后,別急于求成,也別把失敗看作你人生的失敗。
愛迪生發明燈泡,失敗了6000多次。多少嘲笑與揶揄,換來的是他堅定的回答:我得到了很多結果,我知道有幾千件事是行不通的!
創業的成功概率也同樣極低,最終成功的,往往是那些經歷過多次挫折、磨礪的人。多年前團購網發展如火如荼,遍布全國,但最終大多數創業者都以失敗告終。最后剩下來并獲活到了今天的是美團網。而美團網王興,正是一位連續創業失敗者。在這一場競賽中,他成為了跑到終點的人。
總之,本文也并非勸你不撞南墻不回頭,但是,一個新的觀念,或許可以讓我們變得更有活力:失敗并不可怕。最可怕的不是你戰勝不了別人,而是你無法戰勝自己。
或許,我們可以反思一下,我們對自己都有哪些設限?比如,因為曾經嗆水,不敢學習游泳,但實際上,我們真的學不會游泳嗎?……
正視這些思想的“鐐銬”,唯一的鑰匙在你手中。
3、 忽視策略
擁有目標和良好的心態,我們還不能忽視的是訓練的策略。
一個南極探險故事,就是最好的例子:
兩隊人探險南極,同樣的目的地、同樣的起點、同樣的信息,開始出發。
但結果是,一隊人率先到達目的地,并安全返回;而另一隊人,沒有達到目的地,并且無一生還。
為什么起始條件相同,最后兩者卻有著截然不同的結局?
最重要的區別是,兩隊所采用的不同策略。
比如,一隊采用的策略是,不管天氣好壞,都堅持每天行進30公里;而另一隊則是,天氣好的時候多走一點,天氣差的時候索性不走。
成功需要訓練,訓練需要策略。而策略思維,就是解決復雜問題的必備技能。
法國古典管理理論代表人享利·法約爾曾說,由機智和經驗合成的策略思維,是一個人主要的才能之一。
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也說過,遭受挫折后,最主要的原因恐怕就是:人們很少充分地思考自己在執行之前,對整件事情的策略是什么。
選擇正確的策略,才有可能接近并完成目標。
總而言之,新的一年,讓我們試著跳出眼前的舒適圈,釋放我們還在沉睡的潛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