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報客戶端7月16日電“別看我這里僅有幾座廠房,可地下藏著一條‘氣龍’,就等著用氣高峰時再度將它喚醒。”在遼河油田儲氣庫公司雙6儲氣庫集注站,該作業區區長汪生平告訴《工人日報》記者,注氣高峰時,每天有1200萬立方米的天然氣注進來,而這里僅是未來建成后遼河儲氣庫群中的一個。目前,遼河油田每年原油產量1000萬噸,按油氣當量換算,遼河儲氣庫群122億立方米的調峰氣量,相當于“再造”了一個遼河油田。建成后,將為東北地區、京津冀地區的天然氣調峰保供。
地下儲氣庫是在用氣淡季將天然氣注入地下儲存,待用氣高峰將其采出滿足需求的一種人工氣田。在我國,地下儲氣庫主要是利用瀕臨枯竭的油氣藏建設而成。經過多年開發,遼河油田擁有較多枯竭油氣藏,這些油氣藏構造整裝、蓋層較厚、儲層封閉性強、儲層厚度大,適合建設儲氣庫?,F如今,我國中俄東線、秦沈管線、大沈管線等多條天然氣主干線的天然氣輸送到這里儲藏。疫情期間,天然氣使用量銳減,正是因為有了儲氣庫群,讓未用的天然氣儲存起來,大大節約了能源,優化了資源配置。
遼河儲氣庫群總投資600億元,規劃總庫容量258億立方米,預計2035年全面建成投產。建成后將成為東北地區最大天然氣儲備中心。目前,已建成雙6儲氣庫,雷61儲氣庫將于近期投建。項目可滿足冬季天然氣氣源緊張時期,居民、企業用氣的保供需求,可有效緩解區域內天然氣供應緊張問題,并能為廣大清潔取暖用戶提供充足的天然氣供給。(工人日報記者 劉旭 羅筱曉 柳姍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