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高溫悶熱,項目部及時調整了施工方案,在確保參建人員健康、安全的前提下抓質量、保工期。”廣匯能源綜合物流發展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宋鵬介紹。
作為中國沿海第12座、江蘇第2座、國內首個民企投資的LNG接收站,廣匯能源啟東LNG接收站目前已建成投運2座5萬方LNG儲罐、2座16萬方LNG儲罐、1座20萬方LNG儲罐及配套設施,總罐容62萬方,通過啟通天然氣管線與國家西氣東輸管線連接,及后期與江蘇省沿江管線連接,年周轉能力超500萬噸。
廣匯能源綜合物流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薛小春:“6號20萬方LNG儲罐計劃于2023年11月底建成投用,屆時接收站總罐容將提升到82萬方,可為華東地區提供更加穩定可靠的LNG應急調峰氣源,切實保障區域市場供應、應急調峰及工業用氣需求。”
據了解,廣匯能源啟東LNG接收站除在建項目外還在進行7號20萬方儲罐可研編制和2號泊位相關手續辦理工作。整個泊位建設工期約兩年,屆時公司將具備兩個大型泊位,可接收國際主流船型,具備超1000萬噸/年的周轉能力,不僅能持續獲取更多海外高性價比LNG資源,并為此提供倉儲物流倉儲服務,而且能夠進一步發揮對區域終端市場供應、應急調峰及滿足工業用氣等綜合性功能,助力廣匯能源穿越能源周期,實現天然氣業務的持續、穩步發展。
近年來,隨著啟東接收站的周轉能力不斷提升,廣匯能源通過國際貿易外購氣的比例快速增長。2022年公司天然氣業務實現營業收入344.6億元,同比增長190.7%;天然氣銷量66.3億方,同比增長45.2%,其中貿易氣和自產氣銷量分別約為58.4和7.8億方,占比分別為88.16%和11.84%。
廣匯國際天然氣貿易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鞠學亮介紹:“廣匯能源天然氣銷售以利潤為導向,持續創新實施“2+3”運營模式,即:兩處輸氣途徑(液進液出)+三種盈利方式(境內貿易、接卸服務、國際貿易),構成了公司特有的競爭優勢。”
從東海之濱廣匯啟東分銷轉運站,到西部荒漠的廣匯煤化工基地。少了海風的濕潤,多了戈壁的荒涼,但不變的依然是廣匯能源執著產業報國的信念和追求。
自產氣業務是廣匯能源天然氣板塊穩定發展的另一保障。公司在哈密淖毛湖煤化工基地的120萬噸甲醇聯產7億方LNG項目,以白石湖煤礦產出的優質化工煤為原料,采用魯奇碎煤加壓氣化技術,再經凈化、液化、合成等生產工藝,產出甲醇、LNG和多種副產品,組合經濟效益高。今年一季度,廣匯能源天然氣產量1.97億方,同比增長2.60%,主要銷售新疆、甘肅、內蒙、寧夏等區域。
新疆廣匯新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宋景濤介紹,“煤制天然氣作為液化石油氣和天然氣的替代和補充,既實現了清潔能源生產的新途徑,優化了煤炭深加工產業結構,豐富了煤化工產品鏈,又具有能源利用率高的特點,符合國內煤炭清潔加工利用的發展方向。”
如果說廣匯能源啟東LNG接收站的發展優勢是超前的戰略規劃、稀缺的岸線碼頭資源和靠近主要能源消費地所帶來的區位優勢,那么對于廣匯能源自產氣來說,優勢更為突出。廣匯能源擁有的豐富煤炭資源儲備,露天開采原料煤成本低;除此之外,廣匯能源擁有下游銷售終端,在新疆、甘肅、山東等省份擁有近200座加氣站點和55萬城燃用戶,具備產、運、銷相結合的全產業鏈綜合成本優勢。
隨著我國工業化進程加快,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階段,在全面推進綠色低碳轉型,加快能源轉型升級步伐的大背景下,國家相繼印發了《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方案》《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等一系列文件,提出要推動天然氣在更多領域和行業中替代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加快實現“雙碳”目標;并將天然氣納入能源轉型重點領域。根據國家能源局預計,未來我國天然氣供需缺口將維持在2000億立方米左右。
廣匯能源董事會秘書、副總經理陽賢表示“未來三年,國內天然氣需求增長明顯大于供應增長,天然氣價格有較強支撐。廣匯能源‘自產+貿易’雙輪驅動,保障了氣源的穩定供應,同時‘國際、國內’多元化并進的銷售網絡,將成為公司穩定業績貢獻的基石。”
在“碳達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廣匯能源2021年正式啟動以“綠色革命”為主題的第二次戰略轉型升級,提出以凈零排放為終極目標,推進化石能源潔凈化、潔凈能源規模化、生產過程低碳化,依托自有豐富的氣、煤、油三種資源,走綠色開發、低碳利用、清潔發展之路。其中重點突出天然氣業務,穩步提升天然氣收入占比,重點做大、做強啟東物流碼頭,進一步擴大LNG接收站規模,推進LNG氣化、啟通天然氣管線、沿海天然氣管線、氣化長江及終端城燃業務進程,同時逐步提升終端運營質量,走綠色開發、低碳利用、清潔發展之路。
可以預見,未來天然氣板塊將成為廣匯能源綠色發展的“引擎”,驅動企業實現從傳統的化石能源開發企業轉型成為傳統能源與綠色能源相結合的新型能源綜合開發企業,并以實際行動為服務國家“雙碳”目標貢獻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