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智能燃氣表龍頭,水務、能源計量多元化發展。金卡智能1997年成立于浙江溫州樂清,專注提供燃氣、水務、能源計量等整體解決方案。2007年起從事智能燃氣表的研發、生產、銷售,2020年通過與浙江天信儀表科技有限公司資本重組,拓展智慧水務城市業務。公司NB-IoT智能燃氣表部署超1,500萬臺,數字水務在北上廣等重要市場取得突破性進展,與蘇伊士、格蘭富等跨國企業開展在智慧水務、智慧泵房等領域的戰略性合作,未來隨著數字水務營業收入的不斷增長,規模效應顯現,客戶關系逐步穩定后,凈利率預計將進一步提升。前十大股東合計占總股本比例53.3%,股權相對分散。
智能燃氣表:國內市場規模破百億,增量提振+存量更新雙管齊下。隨著智能燃氣表的產品迭代,更多燃氣企業的運營痛點得到解決,技術和資質壁壘也有所提升。過去十年,智能燃氣表的滲透率提升了約40%。2022年國內智能燃氣表市場規模約106億,考慮未來產品結構上單價較高的物聯網燃氣表份額抬升,預計2026年市場規模將突破200億,CAGR=17.9%。2022年全球智能燃氣表市場規模約86億美元,預計2026年將達109億美元,CAGR=6.1%。城鎮化向縱深發展將增加國內天然氣用戶數,提振燃氣表的增量需求。安全事件頻發下政策加速存量更新,燃氣表平均每年置換約3,800萬只,目前燃氣表銷售中的更新需求與增量需求大致為六四開。國內燃氣表行業總體已進入成熟期中段,收購兼并不斷,生產企業超1,000家,多集中于東部沿海及川渝地區,競爭格局相對集中,CR5約46.5%。其中工業大表的主要壁壘在于品牌,近年來鮮有新進入者,而家用小表的產品價格一方面受技術迭代影響,另一方面不同地域的資費情況也存在較大差異。
智能水表:滲透率抬升空間廣闊,供水管網漏損率壓降勢在必行。智能水表雖已發展多年,但前期飽受技術穩定性的困擾,無法實現大規模量產,滲透率長期處于智能燃氣表一半的水平。2022年國內智能水表的滲透率約為55.7%,與智能燃氣表的88.4%依然有著不小差距,考慮到智能水表與智能燃氣表同屬公用事業終端產品,水表基本實現一戶一表,而燃氣表南北方地域分布不一,且水表連帶的二次供水與計量系統較燃氣表而言更為復雜,因此智能水表的滲透率抬升空間更大。2022年國內智能水表市場規模約151億,考慮未來全電子式水表的份額抬升與多參數水表的逐步商用,預計2027年市場規模將達400億,CAGR=21.5%。2022年全球智能水表市場規模約77億美元,預計2027年將達145億美元,CAGR=13.4%。15mm-25mm及以下的小口徑水表使用期限一般不超過6年,25mm-50mm的大口徑水表使用期限一般不超過4年,更新頻率顯著高于智能燃氣表的10年,按國內目前的水表保有量計算,平均每年置換約8,400萬只。國內的水表行業總體處于成長期中后段,生產企業約700家,多集中于東部沿海地區,智能水表競爭格局相對分散,CR5約20.3%,不足智能燃氣表的一半。
質量流量計:國產替代迫在眉睫,氫能計量星辰大海。流量計被稱為“自動化之眼”,2022年流量計的使用中基礎化工和石油石化的份額分別為35.9%和29.4%,是其最大下游,2022年國內流量計市場規模約101.7億/+9.4%,未來隨著下游基礎化工沿新材料與精細化方向發展、石油石化大型一體化項目相繼投產與升級改造不斷,預計國內流量計行業將保持穩定增長,2025年市場規模接近120億,其中質量流量計占比約30%,且近年來的CAGR約為其他品類的2倍。氫能因其來源豐富、用途廣泛、高熱值、低污染、跨網絡協同等特性,一直被視為化石能源重要的終極替代方案。2022年國內氫氣產量約4,004萬噸/+19.8%,2023年預計突破4,500萬噸,到2030/2050年氫能在我國終端能源中占比將達5%/10%,氫氣年需求量將突破3,500/6,000萬噸。氫能產業鏈大致可分為“制-儲-運-加-用”五大環節,計量均不可或缺,我國的氫能產業,尤其是氫燃料電池汽車等領域,緊跟歐美發達國家步伐,但氫氣質量高精度計量檢測裝備與氫氣泄漏高靈敏度計量測試儀器仍然缺位。國內至今已陸續出臺近百項氫能產業相關技術標準,但標準多集中在產業鏈末端,氫能產業鏈鏈條較長、技術精細,實際工況下存在不同企業使用不同標準的現象,導致研發與制造的浪費,制約了產品推廣與技術創新,當下國內的氫能計量儀器主要依賴進口,鮮有專業從事氫能計量的上市公司。
投資建議:我們預計金卡智能2024-2026年營業收入39.3/49.3/62億,歸母凈利潤5.3/7/9億,對應PE估值10.5x/7.93x/6.16x,首次覆蓋,給予金卡智能“推薦”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