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去拜訪內地某企業領導,去年6月份我們協助他們開展薪酬改革,當時年輕的新領導剛剛上任,班子也是剛剛組建,大家意氣風發,對未來充滿憧憬,實際上,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他們企業也是集團下屬單位中效益最好、利潤最高、人才最多、最得上級單位器重的企業……而這次當我走會議室的時候,就感覺到了氣氛的凝重,客戶告訴我,他們今年以來日子很不好過,原先的很多合同都完成了,而新的合同數量很少,產能過剩是當前公司非常明顯的問題。
交流中,有位領導抱怨說,現在公司從上到下都圍繞兩個小項目(市場爭取)轉,不斷的開會討論,不勝其煩,但是呢,項目又遲遲不落地。關于“不斷開會”,我注意到,今年以來很多企業會議都較過去同期增加了至少50%,為什么會這樣?我想一個主要的原因是,企業內部現在面臨的很多問題,拿出的應對策略,很多都沒有過往經驗可參考,于是只能不同群體,不同范圍的人一起討論,討論就要開會,簡言之這是制度不健全的結果,更進一步講這也是企業應對當前系統性風險所常用的一個“招數”。
事實上,今年以來很多企業的管理者都意識到企業很難再有過去的增量模式下的高速快速增長,都不約而同地把目光指向了“向管理要效益”,以期通過內部管理效率的提升來達到降本、增效和提質之目的,在我看來,這個方向肯定是正確的——存量時代就是要向管理要效率、要效益。
而一個常見的現象是,很多企業內部各種會議、各種基于管理的要求(類似表格、流程等)較過去增長了1倍不止,有客戶開玩笑式的講,3年疫情給企業帶來最大的“成效”是可以隨時隨地的組織、安排會議,很多企業經常晚上、周末開會,而如果我們真正去復盤、思考這些新增的會議、流程、節點、表格等的有效性,雖然并不能直接講其“無效”,而讓人遺憾的是,往往也并不能有力的證明其有效性,而很多管理者的感受卻是不是在開會,就在開會的路上,不勝其煩,身受其累。
管理大師法約爾講管理者的第一項職能是“計劃”,我理解這分兩步來走。第一步,管理者要有一個團隊或組織的目標,假設企業現在處于A點,那管理者的第一要務是要設定一個B點,這個B點就是企業的目標,這個很難,而這恰恰是管理者最應該投入時間思考并形成的工作,只有有了目標,整個團隊才不至于陷入瞎忙,忙而無效、勞而無獲的狀態。
從企業自身來講,要制定一個有效的目標,最關鍵的是要投入大量的時間思考。我這里用的是“有效”,因為目標并無所謂對錯,企業可以定一個大躍進式目標,也可以定一個小步快跑式目標,但首先是不同層面的管理者要有時間思考,要愿意去思考,從公司的角度來講,要給管理者留出時間思考,而從管理者的角度來講,他們要要愿意去思考。
管理大師德魯克在他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里描述過一個場景,說是兩位員工經過經理辦公室門口,他們從門口看到經理坐在老板椅上,抽著雪茄的同時把腳架到對面的辦公桌上,經理背后的墻上寫了兩個字——思考,兩位員工嘀咕——鬼知道經理是在思考公司的發展,還是在思考晚上約會時選哪家餐廳。
的確,因為“思考”無形且難量化,所以,我們看到很多管理者每天都把自己的工作排得非常滿,以便讓公司或下屬們看到他的“繁忙”,潛臺詞就是“我對得起這份工作的高收入”。我甚至到過一些企業,其老板天天琢磨的事是,怎樣有效地量化公司不同層級管理者的工作,使之看得見、摸得著,不然就會覺得中層管理者太閑,覺得這些管理者不應該拿那么高的工資卻未做“實事”等。
有一次,有位老板和我講,他準備讓他的中層管理者和員工做同樣的工作時,要按員工標準付酬。我和這位老板講,如果從不要脫離一線、緊跟客戶的角度來看,適度地讓中層管理者參與具體工作是必要的,但是如果將激勵機制調整為“中層管理者和員工‘同工同酬’”,那么要么企業不要設中層,要么是對中層管理者資源的極大浪費。
過去很多企業“拍大腿”就把目標設了,而且往往都超額的實現了目標,我在很多場合講,這并不是管理者有多英明,主要是外部環境好。有了目標后,這關鍵的第二步是,要設計從A點到B點的路徑,毫無疑問,這是不同層級管理者最重要的工作,這不僅需要管理者有時間,更需要管理者對事務有認知和思考,能夠基于目標設計出不同的路徑,并且能夠帶領團隊成員不斷實踐。
我很認同今日頭條張一鳴在一次采訪時講到的一句話——認知是第一生產力。而事實是,很多企業花在提升認識方面的資源卻并不多。正如美國創始人王興講的,很多人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也就是小米創始人雷軍經常講的“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
一段時間以來,我關注到企業內部很多崗位上的人員冗余情況,確實最近一年來,很多企業在大刀闊斧發裁減人員,而實際上,我在很多企業的很多崗位看到的是人員嚴重不足,當然,人員冗余還是不足,并沒有絕對科學的標準,但是我看到那些人手不夠的企業,盡管表面上是省了人工成本,而實際上,因為人手不夠,這些崗位上的人根本無暇思考要把一件工作做得最好,因為就當事人而言,能夠把所有的事做到60分已經筋疲力盡,謝天謝地了!所以,我們看到很多工作也僅是“做了”,“做好”完全談不上。
與此同時,這些崗位上的員工事實上總是處于一種緊張的狀態,這很不利于他們的成長和工作的滿足感。所以,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很多職場人人往往因為主管一句話、客戶一句話而情緒失控,或立馬辭職,或沖突升級等,在我看來,這都是“過勞”和獲得感不對等所積累的“怨氣”,通常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往往就是上級的一句話、客戶的一句抱怨、公司安排的一個晚上或周末時間的會議等。
從增量時代到存量時代,這是當下各行各業領導者對造勢的判斷,如果說增量時代,企業可以向規模、向增速要效益,而存量時代,企業需要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效益首先是向“管理者”要效益,要使管理工作真正卓有成效,一是給予管理者足夠的思考時間,二是提升管理者對大環境、對行業、對專業的認知能力,避免陷入“忙而無效、勞而無獲”的困境,更要避免“戰術勤奮掩蓋戰略懶惰”的“掩耳盜鈴”“自欺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