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一些小件管理比較隨意,領料基本上是預估,物料管控、成本核算不精確。”董事長范方雄說,通過數字化管理,傻二哥“小酒花生”細化到40個不同條碼,每個條碼物料配比如何,甚至進一步細化到水電氣成本。
很多人聽說過張瑞敏怒砸76臺不合格冰箱的故事,但鮮為人知的是,他在當上廠長后制定的13條規章里,竟然有諸如“不準在車間隨地大小便”“不準遲到早退”“不準工作時間喝酒”“車間內不準吸煙”“不準哄搶工廠物資”等內容。如今,在這個快速變化的商業世界里,“存量時代”已成為企業不得不面對的現實,這也意味著,精細化管理成為企業一道必修課。
●南方日報記者 郜小平
破解“數據煙囪”
華蘭基因是一家起步時不足10名科研人員、從仿制藥逐步邁向創新藥的研發與生產的高科技公司,在公司快速發展的這十年中,科研人員已上升到550多人,對總經理安文琪來說,在管理難度上和以往不可同日而語。
“以前只管研發進度,現在還要進行工程管理、人員績效管理乃至財務管理。”她說,制藥企業是一個非常特殊的行業,涉及質量管理、智能制造、能源管理、客戶端維護,但其實整個集團公司很多技術是相通的,對華蘭基因來說,如今迫切需要借助數字化手段從這些不同的管理系統中提取有價值、有意義的數據進行分析,提升對集團戰略目標的支撐力量。
SAP中國區高增長事業群總經理張曉飛對此分析,當企業規模不大時,搭建的信息應用往往是基于部門級需求來建立,而部門級利益的最大化不一定是企業利益的最大化。很多企業在發展到一定規模后就會發現,部門級的“煙囪式”應用,讓管理者很難看清楚整個集團運作情況。
事實上,隨著客戶業務不斷發展和變化,倒逼企業自身的組織管理去快速響應市場需求。無論是從單一業務板塊發展到集團性管控公司,還是在當下不少國內企業通過技術輸出拓展海外業務,都會面臨新的供應鏈網絡搭建、當地員工管理等挑戰,管理復雜度是在不斷地提升。
“不同職能部門都有自己的KPI,采購要把成本壓到最低,生產銷售則希望銷售業績越高越好。”張曉飛說,企業就會采購很多套系統,生產一套系統、財務一套系統、銷售另外一套系統,采購用的零部件總是找最便宜的,KPI是把成本壓到最低;生產部門也會提出疑問、發現零部件有問題。如果經常要換零部件,必然會提高企業成本。
安文琪對此感同身受:以前要更換物料,除了物料本身的成本,還有檢驗檢疫的成本,以及更換物料帶來的實驗成本、申報成本和時間成本,如果數據流沒有拉通,每個部門想的是自己的問題,生產部不想換,物料部想省錢,法規部只管是否合規,大家的角度都沒問題,但對公司來說,需要打通整個數據流。
打破傳統思維習慣
數字化轉型不僅是“一把手工程”,更是涉及全員、全要素的創新活動,要充分激發基層創新活力,營造勇于、樂于、善于數字化轉型的氛圍,強化上下一盤棋。
在珠海華音電子,原來檢測環節出現較高的不良率,因為員工之間關系比較好,可能通融一下就不上報了,但精細化管控后,質檢合格率就擺在那,有不合格產品就要回頭追溯,到底是供應商問題,還是組裝環節問題,從原材料到包裝出貨全鏈條都可追溯。
董事長張彪坦言,在此之前,公司管理較為粗獷,往往是進了500個料,核算時發現還有200個不見了,也不知道其中的損耗在哪里。
數字化第一步就是完成基礎數據工作的錄入。“生產環節,需要哪些配件,誰在管理這些配件?取料環節,誰來發起、誰來審批?都要有據可查。”張彪說。
而對東莞傻二哥食品公司而言,范方雄也談到,數字化建設最大困難其實是習慣的改變。不少員工還是當初的“創業元老”,之前安裝的軟件,已經使用了20年,如今突然要上一套新的系統,員工們剛開始就會不習慣。
經過3個月的磨合,老員工們在逐步適應這套管理方式。比如,員工可以在系統上隨時看到倉庫備料情況,訂單進行到哪個環節,而且由于工作留痕后,損耗也一清二楚,自然會下意識地避免損耗。
無論是對華音電子,還是傻二哥公司來說,企業要對過往的流程進行細致梳理,每一個環節可能涉及的成本也都要進行核算。這打破了員工原有的習慣,即從最開始的領料,過去可能和負責人說一聲、簽個單就可以,現在都要走流程。通過流程的規范,進一步涵蓋了公司應有的業務體系和財務體系,公司的業財實現了更全面的融合,推動數據統計、分析更全面和及時有效。
長期思維看成本
對企業來說,數據要素正成為新的資產,但數據從何而來,也成為企業一大挑戰。
這或許對新建產能來說,還相對較為容易。在設計之初,企業就把數字孿生和數字交付能力嵌入進去,將數據儀表和采集裝置整合進來。
但就山東東明石化集團而言,在30多年的發展過程中,該公司營收早已過千億元,也留下了大量的老舊產線。集團數智中心總經理李棟介紹,原來的儀表和閥門都是手動的,需要分裝置改造,用上智能儀表和新的傳感器。這筆改造費用可能是千萬元級、億元級,成本非常高,需要逐步推進。
“我們的裝備非常多,比如數據采集有50萬點,一個設備(傳感器)需要100元,這就是5000萬元,而很多傳感器不止100元,特殊場景可能一個還不夠,需要多個來做校驗,這都是很高的成本。”李棟說。
這些投入,在東明石化看來依然是值得的。就在今年7月,東明縣等地突發強對流龍卷風自然災害。在龍卷風造成裝置停電的瞬間,操作人員還處于發蒙狀態,連中控室的門都出不去,東明石化緊急停車系統(ESD)和安全儀表系統(SIS),展現出了其強大的應急響應能力。事后,東明石化內部感嘆,如果是五年前遇到這種情況,不知道損失會有多大。
“不能簡單只看投了多少錢賺了多少錢,而是看穩定性。原來我們的裝置操作都是人來控制,波動性非常大。但借助流程自動化的先進工具后,生產非常平穩。去年,整個集團降本10億元,數字化在其中提供了很大幫助。”李棟說。
與此同時,傻二哥數字化建設也已經投入了約100萬元。在范方雄看來,數字化初次投入看似一筆不小的成本,但對企業來說,要有長期主義的思維,“購買普通設備,財務上都有折舊分攤概念,數字化按分攤思維其實也能接受,最主要的是,數字化建設是大勢所趨,它確實能給企業運營帶來效益”。
■調研筆記
外部環境承壓時
龍頭企業會逆勢上揚
當外部環境承壓時,龍頭企業即使銷量下滑,但行業地位卻影響不大,因為市場份額在增長,行業集中度在提高。一方面,行業巨頭讓利,是進一步穩定銷量或提高銷量;另一方面,龍頭企業有能力優化產品結構。
這背后,實際上是各領域的終局正在形成。決定終局位置的不是銷量,而是市場份額。根據波士頓咨詢公司提出的“三四定律”,行業終局只有有限的幾張門票。也就是說,在行業終局只有幾家能夠存活,終局門票由市場份額的排序決定。
殊不知,縮量時代正是誕生偉大企業的必經階段。一個行業的企業分布,大致可分為巨頭、腰部、長尾。國內很多行業已經經歷過行業集中度提升階段。任何一輪經濟周期的調整,對不同地位企業的影響并不相同。對巨頭企業,不過是一場困難;對腰部企業,是一場劫難;對長尾企業,則是生死關。挺過困難,便是風雨過后見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