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稅務總局
關于發布《環境保護稅納稅申報表》的公告
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8年第7號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現將《環境保護稅納稅申報表》予以發布,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環境保護稅納稅申報表》分為A類申報表與B類申報表。A類申報表(附件1)包括1張主表和5張附表,適用于通過自動監測、監測機構監測、排污系數和物料衡算法計算污染物排放量的納稅人,享受減免稅優惠的納稅人還需要填報減免稅相關附表進行申報。B類申報表(附件2)適用于除A類申報之外的其他納稅人,包括按次申報的納稅人。
首次申報環境保護稅的納稅人應同時填報《環境保護稅基礎信息采集表》(附件3),包括1張主表和4張附表,用于采集納稅人與環境保護稅相關的基礎信息。納稅人與環境保護稅相關的基礎信息發生變化的,應及時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變更手續。
本公告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特此公告。
附件:
1.環境保護稅納稅申報表(A類)
2.環境保護稅納稅申報表(B類)
3.環境保護稅基礎信息采集表
國家稅務總局
2018年1月27日
填表說明:
1.本表適用于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第十條前三項方法計算應稅污染物排放量的納稅人填報。表內帶*的為必填項。
2.本表包含五張附表,分別為附表1.1《環境保護稅按月計算報表(大氣污染物適用)》、附表1.2《環境保護稅按月計算報表(水污染物適用)》、附表1.3《環境保護稅按月計算報表(固體廢物適用)》、附表1.4《環境保護稅按月計算報表(噪聲適用)》、附表1.5《環境保護稅減免稅明細計算報表》。
3.第1欄“稅源編號”:由稅務機關通過征管系統根據納稅人的排放口信息賦予編號。
4.第2欄“排放口名稱或噪聲源名稱”:納稅人可自行命名每一個排放口名稱或噪聲源的具體名稱。該項應與《環境保護稅基礎信息采集表》中填寫的名稱一致。
5.第3欄“稅目”: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附表一的稅目填寫,分別為“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固體廢物(煤矸石)”、“固體廢物(尾礦)”、“固體廢物(危險廢物)”、“固體廢物(冶煉渣)”、“固體廢物(粉煤灰)”、“固體廢物(爐渣)”、“固體廢物(其他固體廢物)”、“噪聲(工業噪聲)”。
6.第4欄“污染物名稱”:大氣污染物和水污染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附表二的污染物名稱填寫。固體廢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附表一填寫,其中:稅目為“固體廢物(危險廢物)”的,按照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發布的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中的相應代碼填寫;稅目為“固體廢物(其他固體廢物)”的,按照其他應稅固體廢物具體名稱填寫。噪聲填寫“工業噪聲超標1-3分貝”、“工業噪聲超標4-6分貝”、“工業噪聲超標7-9分貝”、“工業噪聲超標10-12分貝”、“工業噪聲超標13-15分貝”、“工業噪聲超標16分貝以上”。從事海洋工程的納稅人排放應稅大氣污染物的,填寫大氣污染物具體名稱,如“二氧化硫-海洋工程(氣)”、“氮氧化物-海洋工程(氣)”、“一氧化碳-海洋工程(氣)”等;從事海洋工程的納稅人排放應稅水污染物的,填寫海洋工程相應水污染物名稱:“石油類-海洋工程(生產污水和機艙污水)”、“石油類-海洋工程(鉆井泥漿和鉆屑)”、“總汞-海洋工程(鉆井泥漿和鉆屑)”、“總鎘-海洋工程(鉆井泥漿和鉆屑)”、“化學需氧量(CODcr)-海洋工程(生活污水)”;從事海洋工程的納稅人排放生活垃圾的,填寫“生活垃圾-海洋工程”。
7.第5欄“計稅依據或超標噪聲綜合系數”:根據附表計算出的應稅大氣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的污染當量數、應稅固體廢物的排放量,分污染物名稱合計填寫。噪聲按照附表1.4《環境保護稅按月計算報表(噪聲適用)》中的第13欄“超標噪聲綜合系數”填寫。
8.第6欄“單位稅額”: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附表一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布的應稅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具體適用稅額填寫。
9.第8欄“本期減免稅額”:按照附表1.5《環境保護稅減免稅明細計算報表》第15欄“本期減免稅額”分污染物名稱的合計數填寫。
填表說明:
1.本表用于大氣污染物環境保護稅的計算申報。表內帶*的為必填項。
2.第1欄“月份”:按稅款所屬期分月填寫,如“1月”、“2月”、“3月”。
3.第5欄“污染物排放量計算方法”:填寫“自動監測”、“監測機構監測”、“排污系數”或“物料衡算”。
4.第6欄“廢氣排放量”:污染物排放量計算方法為“自動監測”或“監測機構監測”的填寫該項。
5.第7欄“實測濃度值”:采用自動監測的,按自動監測儀器當月讀數填寫;采用監測機構監測(含符合規定的自行監測)的,按監測機構出具的報告填寫。
6.第8欄“計算基數”:填寫產品產量值或原材料耗用值。
7.第9欄“產污系數”:使用產污系數法計算污染物排放量的,填寫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發布的納稅人適用的產污系數,無需填寫第10欄“排污系數”。
8.第10欄“排污系數”:使用排污系數法計算污染物排放量的,填寫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發布的納稅人適用的排污系數,無需填寫第9欄“產污系數”。
9.第11欄“污染物單位”:按照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發布的納稅人適用的產排污系數表中“單位”欄的分子項填寫,包括“噸”、“千克”、“克”、“毫克”。
10.第12欄“污染物排放量”:采用自動監測方法計算污染物排放量的,按照自動監測儀器當月讀數填寫,此時,該欄可不等于第6欄×第7欄。采用監測機構監測方法計算污染物排放量的,污染物排放量=廢氣排放量×實測濃度值÷100(注:將污染物排放量換算成千克)。采用排污系數方法計算污染物排放量的,污染物排放量=計算基數×排污系數(或產污系數)×換算值N(注:將污染物排放量換算成千克)。“污染物單位”為噸時,N為1000;“污染物單位”為千克時,N為1;“污染物單位”為克時,N為0.001;“污染物單位”為毫克時,N為0.000001。采用物料衡算方法計算污染物排放量的,按納稅人適用的物料衡算方法計算填寫污染物排放量(注:將污染物排放量換算成千克)。
11.第13欄“污染當量值”: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附表二填寫。
填表說明:
1.本表用于水污染物環境保護稅的計算申報。表內帶*的為必填項。
2.第1欄“月份”:按稅款所屬期分月填寫,如“1月”、“2月”、“3月”。
3.第4欄“種類”:填寫“第一類水污染物”或“其他類水污染物”;“其他類水污染物”包括第二類水污染物、pH值、色度、大腸菌群數、余氯量。
4.第5欄“污染物名稱”:當污染物是“pH值”時,根據實測pH值對應填寫“pH值(0-1,13-14)”、“pH值(1-2,12-13)”、“pH值(2-3,11-12)”、“pH值(3-4,10-11)”、“pH值(4-5,9-10)”、“pH值(5-6)”。
5.第6欄“污染物排放量計算方法”:填寫“自動監測”、“監測機構監測”、“排污系數”或“物料衡算”。
6.第7欄“污水排放量”:污染物排放量計算方法為“自動監測”或“監測機構監測”的填寫該項。
7.第8欄“實測濃度值”:采用自動監測的,按自動監測儀器當月讀數填寫;采用監測機構監測(含符合規定的自行監測)的,按監測機構出具的報告填寫。
8.第9欄“計算基數”:填寫產品產量值或原材料耗用值。
9.第10欄“產污系數”:使用產污系數法計算污染物排放量的,填寫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發布的納稅人適用的產污系數,無需填寫第10欄“排污系數”。
10.第11欄“排污系數”:使用排污系數法計算污染物排放量的,填寫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發布的納稅人適用的排污系數,無需填寫第9欄“產污系數”。
11.第12欄“污染物單位”:按照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發布的納稅人適用的產排污系數表中“單位”欄的分子項填寫,包括“噸”、“千克”、“克”、“毫克”。
12.第13欄“污染物排放量”:采用自動監測方法計算污染物排放量的,按照自動監測儀器當月讀數填寫,此時,該欄可不等于第7欄×第8欄。采用監測機構監測方法計算污染物排放量的,污染物排放量=污水排放量×實測濃度值÷1000(注:將污染物排放量換算成千克)。采用排污系數方法計算污染物排放量的,污染物排放量=計算基數×排污系數(或產污系數)×換算值N(注:將污染物排放量換算成千克)。“污染物單位”為噸時,N為1000;“污染物單位”為千克時,N為1;“污染物單位”為克時,N為0.001;“污染物單位”為毫克時,N為0.000001。采用物料衡算方法計算污染物排放量的,按納稅人適用的物料衡算方法計算填寫污染物排放量(注:將污染物排放量換算成千克)。當污染物是“pH值”、“大腸菌群數(超標)”、“余氯量(用氯消毒的醫院廢水)”時,污染物排放量=污水排放量(污染物排放量換算成噸)。當污染物是“色度”時,污染物排放量=污水排放量(污染物排放量換算成噸)×色度超標倍數。
13.第14欄“污染當量值”: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附表二填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