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頂層設計、戰略決策方面,生物天然氣行業還缺少完整的、綜合性的、全產業鏈條理念
▲其所涉及的眾多管理部門之間缺少有效協作當出現利好形勢時,“九龍治水”的現象很普遍,一旦出現困難,大家互相推讓、“禮讓”的情況經常出現
“農業農村部在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對中央財政資金支持的64個生物天然氣項目進行了追蹤調研,其中在運項目只有22個。此外,在建30個,完工未運行7個,未建項目5個。即便是22個在運項目,實際上也只有極少數是滿負荷、穩定運行的,多數還處于試運行狀態。”這組調研數據來自農業農村部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總站首席專家、中國沼氣學會副理事長李景明。2015—2017年期間,國家每年投資20億元,在全國范圍內共支持了近1400處大型沼氣工程和64個生物天然氣試點項目。三年間,64個生物天然氣試點項目中僅有約1/3建成在運。
試點三年,為何生物天然氣發展緩慢、對國內天然氣生產總量的貢獻率仍然偏低呢?
(文丨本報記者 姚金楠)
在運項目地域性優勢明顯,難以復制推廣
“比如我們有的同行在內蒙古一些城市做的項目很成功,當地的天然氣價格可以賣到約5元/方,這個價格在其他地區是很難達到的,這樣的項目就很難復制。”在北京盈和瑞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周建華看來,目前國內大量在運且有一定盈利的生物天然氣項目多屬于“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當地的原料充足、價格便宜,地方政府還有一定的支持,基礎設施能夠跟得上,這是多種因素疊加的結果。”
對此,格林蘭(中國)清潔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胡朝陽也深有同感。“河北定州人口基數相對較大,而且有4個不同類型的工業園區。針對園區的重點企業,我們使用專業的壓縮天然氣(CNG)槽車直接運輸,這些企業每天的用氣量大概在6萬方左右。”但胡朝陽也坦言,CNG槽車直運的方式雖然解決了部分地區管網不通的制約,但受到運距、運量、產氣量、灌裝時間等因素影響,一旦運輸成本達到0.4—0.5元/方,幾乎就難以盈利,“產氣量至少要維持在1000方/小時才能有效降低運輸成本。”
“定州項目整體投資將近兩億元,折算以后單位兆瓦的投資成本超過了3500萬元。這個數字如何來復制、如何來推廣?難上加難。大家都說這是一個好項目,解決農村面源污染,解決了畜禽養殖和農作物秸稈的治理,實現了以氣代煤,但再好的項目不掙錢也不會有人去投資。”胡朝陽說。
缺乏戰略定位和頂層設計,現有政策有待夯實
“最初鼓勵沼氣發展時,我國農村地區能源短缺嚴重,所以我們更多強調的是能源屬性,但隨著近年來農村地區能源形式日益多元化,我們就需要把沼氣和生物天然氣的定位由解決能源問題轉變到環境保護、資源綜合利用以及生態文明建設上來。”李景明指出,在頂層設計、戰略決策方面,生物天然氣行業還缺少完整的、綜合性的、全產業鏈條理念,涉及的眾多管理部門之間缺少有效協作。“隨著產業的發展,當出現利好形勢時,九龍治水的現象就很普遍,但一旦出現困難,大家互相推讓、‘禮讓’的情況也就經常出現。”
李景明指出,當前,行業最需要的仍是國家政策特別是頂層設計層面的拉動。“其中,重要的是如何將現有的政策有針對性地落地、落實。例如在現行的很多可再生能源政策中,有一些是沒有生物天然氣這個字眼的,也不在有關優惠政策目錄里頭,因此和風電、光伏等行業相比,生物天然氣就享受不到相關的政策支持。”
若針對性配套政策落地,2030年產量有望突破500億方
按照今年2月國家能源局公布的《關于促進生物天然氣產業化發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提出的規劃目標,到2030年,我國生物天然氣年產量將超過300億立方米。
去年8月底,國家能源局也已發布通知,要求各地上報生物天然氣產業化示范儲備項目。并在《關于請上報生物天然氣產業化示范儲備項目的通知》中明確指出,將通過示范項目的建設探索建立健全生物天然氣支持政策體系以及管理體系。將生物天然氣納入能源發展戰略和天然氣發展戰略,建立生物天然氣優先利用機制,完善生物天然氣補貼政策,將補貼重點從發電轉向燃氣。
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生物質能分會會長陳小平透露,目前,全國首批申報的生物天然氣產業化示范儲備項目已經達到489個,涉及25個省(市),總投資約達900億元。據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生物質能產業分會預計,若針對性的配套政策能夠落地,到2030年我國生物天然氣年產氣量有望突破500億方,大大超過現有的規劃目標。
“通過此前的示范項目,已經開始有企業探索出一些商業模式,這時更需要針對性強的配套政策。例如相應的后端補貼政策就是行業熱切盼望的。現在全國的天然氣門站價格平均水平約2元/方,按照這個價格,生物天然氣是沒有任何優勢的,通過行業專家和企業等多方的測算,1—1.5元/方的補貼應該是符合行業期望和現狀的。”有行業專家指出,目前,煤層氣、頁巖氣等很多非常規天然氣都是有后端補貼的,希望國家對生物天然氣也同樣支持。“此外,農村管網設施建設、土地使用、天然氣消費企業對可再生能源燃氣使用配額等問題的解決,都有待進一步的政策支持,這些也都將是對生物天然氣行業的大力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