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儲氣庫技術標準委員會在重慶成立,負責我國儲氣庫選址、建設、運營等領域的行業標準的研究、制定、管理工作,計劃用5年時間,建成適合我國實際的儲氣庫技術標準體系。
儲氣庫是商品天然氣重新注入地下空間而形成的人工氣田,用于平衡季節用氣峰谷差、應對長輸管道突發事故、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國外建設和運營儲氣庫已超過百年,建有儲氣庫700多座,可采出氣量約3930億立方米。近20年間,我國已建成儲氣庫27座,采氣能力超過120億立方米,形成了復雜地質條件下儲氣庫建設的技術系列。
可以預見,隨著我國天然氣消費量快速增長,儲氣庫建設必將呈“井噴式”增長態勢。
國家出臺深化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加快儲氣設施建設的意見,以及黨和國家領導人重要批示指示,吹響了補足儲氣調峰短板集結號。中石油計劃建設華北、東北、西南等6大天然氣儲氣中心,中石化加快建設文23等儲氣庫,中海油大力攻關儲氣庫技術,多家燃氣公司正在謀劃儲氣庫建設工作。
我國啟動儲氣庫技術標準體系建設,消化、吸收國內外儲氣庫建設和運營的研究成果、實踐經驗,規范、指導各企業高質量建設儲氣庫,正當其時。
去年9月,中石油組織完成了“儲氣庫項目設計、建設與管理技術標準匯編”,填補了國內儲氣庫建設和管理規范的空白,奠定了我國儲氣庫技術標準體系的基礎。之后,中石油立項研究“儲氣庫技術標準體系”,基本確定了儲氣庫技術標準體系的編制原則、思路和關鍵內容,再征求中石化、中海油及相關單位的意見,形成了儲氣庫技術標準體系的頂層設計,組建了儲氣庫技術標準委員會,以及近期的重要工作事項。
從頂層設計看,儲氣庫技術標準體系包括選址與方案論證、工程設計、建設施工、生產運營、廢棄處置等5個專業方向,目前設計了53個標準。2020年首先開始儲氣庫術語、儲氣庫選址評價推薦做法、氣藏型儲氣庫容參數設計方法、鹽穴型儲氣庫地面工程設計規范等15個標準的研究工作,投資超過200萬元。
儲氣庫技術標準委員會成立是儲氣庫技術標準體系建設的關鍵環節。儲氣庫技術標準委員會主任委員湯林說,當前要盡快建立成員單位之間的協調聯絡、交流研討等工作機制,進一步優化完善頂層設計,并落實相應的責任單位、責任人,推進儲氣庫技術標準體系建設進入實質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