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管鉆井技術自1998年首次投入鉆井試驗以來,一直以低成本、高效率和有效控制井眼問題的優點受到鉆井承包商的青睞。最近,泛美石油公司(PEA)應用套管鉆井技術在老油田提高產能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
位于阿根廷南部的龍丘油田(Cerro Dragon)擁有該地區最大的淺層油氣資源。由于長期大量的開采,該油田地層受到嚴重破壞,地層能量下降,鉆井作業時常遇到循環漏失問題,成為油田開發的一大難題。面對龍丘油田產層高度衰竭、多數井為一井多層并已進入注水開發階段的現狀,泛美石油公司計劃在該油田廣泛采用套管鉆井技術新鉆開發井,獲得新的產能。
為了評估該技術的可行性,泛美石油公司對5口新井實施了套管鉆井。試驗取得了非常滿意的結果:這5口井的平均鉆深為2150米,與常規鉆井相比,鉆井時間大大縮短,采油效果顯著提高。
無源微震監測技術優化油氣生產
無源微震監測(PMM)技術是20世紀90年代逐漸興起的新技術,目前已經成為地球物理界的一項熱門技術。該技術通過觀測和分析微小的地震事件來監測生產活動,在水力壓裂監測、水驅前緣監測和油藏描述中取得較好效果。在過去10年中,加拿大Weir-Jones(威爾瓊斯)公司和ESG(地震工程集團)加拿大公司致力于研發PMM技術,并在阿爾伯達進行了技術測試。目前,這兩家公司的技術正被各大石油公司用于加拿大和世界各地。
威德福公司研發分布式溫度探測技術
分布式溫度探測(DTS)技術通過永久性監測整個井段或目的井段的溫度剖面,有助于更好地進行油井和油藏管理,特別適用于蒸汽輔助重力泄油(SAGD)和注蒸汽采油作業。DTS技術使用的光纖通常含有鍺等添加物,以加強光纖芯的折射率。然而,在SAGD富含氫的高度腐蝕環境下,含有摻雜物的光纖可能與氫結合,造成光纖的“氫硬化”,降低光纖的折射能力和溫度剖面的監測效力。
威德福公司研發的新型DTS系統,利用純硅芯(無添加物)的單模光纖,額定溫度達到了300攝氏度,適于在SAGD等惡劣環境下長期監測油井的溫度剖面。與常規的單模光纖相比,純芯單模光纖極大地降低了光損失率。單模光纖無模式色散,光損失率低,能夠長距離攜帶大量信息,是理想的長距離和高帶寬傳輸介質。新系統使用了獲得專利的溫度計算法,考慮了氫進入光纖造成的少量光損失。